石頭阿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6章 姑溪河之約,謀晉,石頭阿愣,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桓溫之所以如此激動,是因為這張紙條上寫的是一首歌詞,而這首歌詞正是桓溫剛剛穿越而來時,在豫章太守府裡養傷,與情竇初開的褚蒜子互生好感之時寫給褚蒜子的,而褚蒜子也是因為這首詞而喜歡上了桓溫,所以這首詞應該算得上是二人的定情之物。

所以桓溫在看到這首詞的第一眼的時候,本能的意識到可能褚蒜子來了,褚蒜子作為當今朝廷公認的最高統治者,突然駕臨姑孰城確實是讓桓溫十分的激動。

桓溫沒有猜錯,當他急匆匆的從房間裡衝出來的時候,褚蒜子的貼身宮女阿春已然在門外等候多時,多年未見的阿春也已然退去了少女的羞澀,英氣的臉蛋上盡顯著成熟與嫵媚,她見桓溫興沖沖的從屋內衝出來的時候,就已經明白了桓溫的心思。

而桓溫也毫不掩飾對褚蒜子的思念之情,他急忙走到阿春的面前急不可耐的問道:“人呢?”

阿春見威震朝野的桓溫大將軍竟然如此的猴急,不由的啞然一笑。

她沒有搭話,而是直接轉身離去。

桓溫自然知道阿春的意思,他讓左右隨從不得跟隨自己以後,便也急匆匆的離開了府邸,跟隨阿春來到了城外的姑溪河旁。

姑溪河是姑孰城裡一條重要的河流,相傳是大禹紀念妻子女嬌所取之名,當年大禹治水之時化為黑熊把懷有身孕的女嬌嚇成石頭,伯益與女嬌以姑侄相稱,在女嬌化成石頭之後伯益提醒大禹:“姑孰,可索子也。”意思就是姑母已孕滿,別忘了要兒子,於是大禹便對石頭喊“還我兒子。”然後石頭就裂開一條縫,一個男嬰從中而出。大禹給從石縫之中而生的兒子取名“啟”,也就是中國夏王朝的開創者夏啟。

大禹為了紀念妻子女嬌,便將新開鑿的一條河流取名為“姑孰溪”,以此紀念化作石頭孕滿生子的女嬌。“姑孰溪\\\"也就是姑溪河,而姑孰城之名也由此而來。

二人沿著姑溪河走了一段路之後,在一處樹蔭處見一亭,亭外矗立著幾個全副武裝的衛兵,在一個宦官的帶領下正守護在亭子旁。

見阿春帶著桓溫走近亭子後,這位宦官快步向前,迎面就向桓溫拜道:“高陽拜見桓大將軍。”

桓溫認得高陽,高陽是宮裡的老宦官了,先後侍奉過三位帝王,經歷了晉成帝、晉康帝、晉穆帝三朝,高陽為人處事十分的圓滑,而且十分的聰明,總是能夠在誰也不得罪的情況下把事情處理的十分圓滿,正是因為這個特點,所以每一任皇帝都對他信任有加。

而桓溫對高陽最初的印象還是他當年把還是少女的褚蒜子從豫章帶走的,也是他斷了自己跟褚蒜子之間的情份,但是桓溫卻對高陽一點也恨不起來,因為說破天他也就只是一個太監而已,自己尚且身不由己,又怎麼能左右時局呢。

當前的高陽又憑藉自己高超的處事能力而深得褚蒜子的信任,現在已經官至常待,是宮中宦官之首,所以桓溫見高陽行如此大禮,嚇的連忙把高陽扶了起來,有些尷尬的對高陽說道:“桓溫何德何能,讓高公公行如此大禮呢?”

高陽並未理會桓溫的尷尬,在他看來,此時的桓溫已經權傾朝野,自己多謙卑點總是沒有壞處的,因此他一邊扶著桓溫的胳膊,把桓溫拉到自己的身邊,一邊指著亭子的方向說道:“桓將軍快去吧,已經等候多時了。”

桓溫當然明白高陽所指是誰,只是此時的他已與褚蒜子多年未見,雖然心中依然掛念著她,但是二人身份已然相差懸殊,而且上次伐蜀慶功宴上褚蒜子對桓溫也很明確的表明了自己的態度,那就是她現在已經是東晉王朝的最高統治者了,所謂屁股決定腦袋,身在其位就得謀其政,此後褚蒜子更是以司馬氏的利益為主,甚至為此不惜扶持殷浩對抗桓溫,這也讓桓溫一度傷心不已。

所以桓溫現在見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妖孽小書生

戲命師本尊

明之燭

石頭阿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