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阿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93章 穆帝之死,謀晉,石頭阿愣,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然而桓溫在徹底佔領潼關之後,並沒有像其他人所想像的那樣繼續進攻,而是在潼關停了下來,一邊繼續加強潼關的防禦,一邊從徵調大量的糧草,一幅準備長期駐守的態勢,這讓苻堅大感意外,很不理解桓溫為何如此作。
但是苻堅的重要謀臣,此時擔任前秦輔國將軍王猛看出了桓溫的心思,他意味深長的對苻堅說道:“桓溫這是在學魏武帝曹操對付袁氏兄弟的方法啊。”
苻堅不明白王猛想要表達的意思,於是王猛便又繼續說道:“當年魏武帝曹操擊敗袁紹之後,攻佔了鄴城,曹操本想趁勝追擊,但是曹操的謀臣郭嘉卻獻計說袁譚和袁尚之間存在矛盾,不如先把他們放在一邊,轉頭去打荊州,給他們足夠的空間內鬥,這樣我們可以坐收漁翁之利。曹操採納了這個意見,果不其然,曹操這個敵人一走,袁譚和袁尚兩個兄弟因為利益之爭就開打了,最後兩敗懼傷,曹操趁機出兵,以極小的代價佔據了整個冀州。”
王猛的話讓苻堅如夢初醒,也明白了桓溫的用意,桓溫顯然是讀過三十六計的,這一計在三十六計當中叫“隔岸觀火”。
桓溫明白此時若是急於進攻的話,亡國的危機必然迫使前秦國內上下一心,共同抗擊,這樣反而促成了他們的精誠團結;倒不如透過囤兵潼關的方式,直接將前秦的大部分精力吸引到渭南一帶,既可以加重前秦的負擔,減輕西線戰場的壓力;又透過這種暫緩進攻的方式,讓前秦國內的矛盾爆發,然後自己再尋找機會趁機攻入關中,這樣既可以減少已方的傷亡,又可以增大一舉收復整個關中這地的機會。
應該說桓溫經過這麼多年的征戰,對戰爭的研究也越發的深入,對戰場的掌控力也越來越強,他正是看到了前秦國內的矛盾所在,所以才作出了“暫緩進攻”戰略決策。
也事情的發展也正如桓溫所料想的那樣,由於桓溫在潼關布有重兵,前秦為了其首都長安城的安全,不得不將國內大部分的兵力部署在渭南縣,而渭南縣本就無險可守,所以前秦不得不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去修築防禦工事。
再加上由於苻堅不得不抽調西線戰場的部分兵力到東線去彌補兵力不足,造成鄧羌和楊安在西線戰場上兵力不足,面對周楚大軍壓境,鄧羌等人不得不將有限的兵力撤退到天水郡和略陽郡,以加強這兩個郡的防禦,而將仇池郡和武都郡戰略性放棄,周楚大軍不費吹灰之力佔據了這兩個郡,將東晉的控制疆域歷史性的第一次深入到了隴西地區。
而隨著前秦大部分的兵力被牽制在東線戰場,以及西線戰場上的潰敗,前秦國內的兵力越來越捉襟見肘,這讓苻健系的王公們看到了機會,畢竟他們的兵力絲毫未動,苻堅幾次徵招他們都沒有出兵響應,所以此時他們手中的兵力反而是前秦國內惟一的機動部隊。
可以說現在只要他們願意,就可以即刻出兵攻佔長安,因為此時的長安城內兵力已經很少,大部分的兵力都被苻堅調去渭南防禦了,這也就不可避免的造成了長安城的空虛。
當然,若是他們現在出兵長安的話,畢竟還是會受到道義上的譴責,畢竟大敵當前,應當精誠團結共同抗敵,就算現在他們出兵佔據了長安控制了朝廷,也會不得民心,所以他們在等,在等一個恰當的機會,就像一隻伺機待伏的獵豹,一直盯著他們的獵物,只要時機成熟,就會立即出動,毫不留情的吃掉對方。
而事情再一次證明計劃沒有變化快,就在桓溫準備在潼關跟前秦軍隊對峙,妄圖引發前秦國內矛盾然後伺機攻入關內的時候,京城裡傳來了穆帝駕崩的訊息。
這讓桓溫十分的震驚,畢竟穆帝僅有十九歲,無論是在哪個年代都是年輕小夥子,而且一直以來,穆帝的身體都一直很好,怎麼會突然就駕崩了呢?
更為關鍵的是,因為穆帝太年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