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塵瞭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5章 水彥宏(一),帝王之名,無塵瞭然,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楊老將軍在境州的後事辦妥了吧?”張辰問身旁的林彬道。
林彬回答道:“陛下放心,老將軍的後事已經辦完了,趙榮他們親自為老將軍送的行。老將軍的家眷也在境州刺史的親自過問下,在境州安家了。”
張辰微微點頭。
氣氛安靜了一會,林彬又開口說道:“陛下,攻佔夏州之後,臣粗略估算了一下。我大乾十三州府,人口已達千餘萬,國土如此廣大,兵力就顯得單薄了。”
對於這件事,張辰心裡一直有著一筆賬。現在全國總兵力在六十萬左右,防守有餘,進攻不足。
張辰看向林彬,問道:“對於此事你有什麼看法?”
林彬拱手說道:“回陛下,現在我大乾的兵力確實較少,而且臣認為兵力佈置上也存在一定問題。”
“兵力佈置?”張辰眉頭微蹙,看向林彬。
“兵力佈置上有什麼問題?”
林彬繼續說道:“臣認為,我大軍主力都集結邊境地區,而國內腹地廣大地區沒有大軍駐紮,這樣形成了前重後輕的問題。臣並不是說邊境駐軍不應該,但主力大軍全部在外,國內一旦有情況無法及時反應。在對外作戰時,主力大軍分散在各州大營,不利於相互支援,朝廷這邊也沒有辦法及時調派援軍。”
林彬說著看了一眼兀自思索的張辰,然後躬身說道:“所以臣想,如果陛下下令擴軍,可以著重增強國內腹地的軍事力量。”
張辰想了想,開口問道:“如你所說,朕在國內腹地設立一支大軍。應該駐紮在哪裡?”
林彬聞言思考了一下,說道:“陛下您早已撤消京防大營,再考慮到大軍規模,京城地區顯然是不合適的。而這個地方不能離京畿太遠,還要方便支援各方面可能出現的戰場。”
張辰心裡跟明鏡似的,直接對林彬說道:“你別再跟這兒跟朕賣關子了,有話就直說,直接說出你的想法。”
“是,臣遵旨”林彬應下。
“臣認為,地址應該選在東州。”
林彬敘述原因道:“東州與京畿接壤,其位置面東居中,完全能滿足向四面輻射的預想。”
“那你認為誰做主將合適呢?”張辰又問道。
林彬笑了笑,拱手說道:“臣只管出謀劃策,至於調兵遣將,由陛下您親自決斷。”
張辰無奈笑了笑,說道:“你跟你父親真是如出一轍啊,你父親專重文治,而你則文武兼修,知兵知文,比他更狡猾。”
“多謝陛下誇獎,臣能有今日多虧陛下栽培。”林彬知道張辰只是笑罵,也是笑著應道。
兩人相對,相視一笑。
“文軒,擬旨!”
張辰緩緩開口說道:“兵部主持擴軍,在東州設立大營,制轄十萬兵馬。主將……”
“調凌夜為主將!”張辰決定道。
凌夜統領流雲騎,是張辰親軍,但熟知情況的人才知道。這只不過是表面上的,張辰真正的親衛是隱藏在光亮下的。
流雲騎實際上單獨成軍,是與驍騎相對的輕騎兵。而張辰登基之後,也不需要把一支精銳野戰部隊留在身邊了。
“至於邊境各大軍營,依照各自損失補齊兵員。”張辰最後說道。
“臣遵旨”林彬記錄完,應答道。
林彬正要離去,恰巧柳珪來了。
“文軒”
“易成兄”
兩人相互打招呼,而後林彬先走了。
“陛下,北涼南宮家有訊息了。”柳珪躬身說道。
張辰抬手示意他免禮,讓他坐下。
“啟稟陛下,北涼方面來了人,說願意用夏國的十座城池,來交換南宮城和北涼被俘士兵。”柳珪彙報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