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塵瞭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9章 大戰序幕:唯有一戰!,帝王之名,無塵瞭然,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天衍歷918年,三月中旬。盛國皇帝慕容沖和陳國皇帝陳廣,在兩國邊境的安邑會盟,達成約定,共同攻伐西蜀。

西蜀光明殿朝堂,張辰端坐在御臺之上,聽著一眾大臣的議論。目光深邃,情緒平靜如水。

“啟稟太子殿下,臣以為陳盛兩國聯合來犯,勢力強大難以阻擋,我西蜀應當早作防禦,然後伺機與其中一國罷兵言和,才能退去另一國的大軍,如此方能解我西蜀之危。”一名大臣說道。

“臣附議,上一次陳盛兩國伐我西蜀,殿下就是利用陳盛兩國之間的間隙和夏國的威脅才安然退去了敵軍,由此成例在先,臣以為此次還應當沿用此法,才能把我西蜀無虞。”又一名大臣說道。

“殿下,陳盛兩國之前已經上過一次當了,這次焉能再次上當。臣以為兩國聯軍來勢兇猛,不宜與其正面交鋒,派出使者前往兩國求和。能夠握手言和最好,能不打則不打。我西蜀正直變革之後不久,還需要安穩的時間來謀求發展。所以臣以為應當以和為主。”又一名大臣出列說出了不同的觀點。

“臣也以為能不打最好,上次我西蜀能夠退敵,全仗殿下的智謀和陳盛兩國的大意。兵者國之大事也,死生之地,不可不察也。面對兩國聯軍,我軍一旦兵敗,則將造成無可挽回的頹勢,臣請殿下三思。”又是一人。

接連有數名大臣出列言道,所說皆以被動防禦和求和為主,朝堂之上大臣們低語議論。

兵部尚書徐威目光掃視了一眼朝堂上議論的大臣們,然後面色鄭重的徐步走了出來。

“啟稟太子殿下,臣以為應與陳盛兩國決戰到底。”

聽到徐威果決的話,之前講防禦言和的那幾位大臣都側目看向徐威。

不顧他人的目光,徐威繼續說道:“陳盛兩國對我西蜀是賊心不死,上一次就是因為沒有徹底打垮兩國,所以他們才敢復來。兩國之危脅不除,我西蜀將永無寧日。”

徐威一直是堅定的主戰派,無論是之前還是現在。之前因為種種因素,他的意見並不能真正的得到採納,採納之後,前線又沒有實質的戰果。久而久之,他們這些主戰派的意見都受到了打壓。

“臣也主張一戰到底!”此時刑部尚書王平也出列說道。

王平這些時間來的一切行為,明擺著告訴眾人,他本來就是南安王一派的人。

“陳盛兩國之患不除,我西蜀將永無寧日。我西蜀應與兩國一戰到底!”王平堅定的說道。

“臣也主戰!”

“臣也主戰”

禮部尚書程英和工部尚書陸平也都出列說道。

“諸位大人不要忘記,我西蜀久來積貧積弱,國力低靡,是在太子殿下監國執政以來才大有好轉,如果硬碰硬與陳盛兩國大戰。將有可能將之前所得到的一切成果都付之東流啊,還請諸位同僚,請殿下三思。”之前言和的一名大臣語氣真摯且擔憂地說道。

“啟稟殿下,臣掌管戶部,經臣查驗所得。國庫中的剩餘錢糧,足可支撐大軍一年的用度。”吳蒙出列說道。

“去年,全國各地都實行了減稅減賦的政策,但年末戶部查收的時候還是比往年多出了一兩成。今年的春耕已經基本完成,臣敢推論,今年的賦稅肯定會比上一年再增兩三成。到時候支撐大軍一到兩年的用度,是完全不成問題的。”

吳蒙說罷,主戰和主合兩派都開始相互辯論起來。只有林琛和柳珪兩人一句話都不說的站在一旁。

“易成,你難道不出面說一下嗎?”林琛低聲問道。

柳珪淺笑道:“林相不是也沒有動嗎,我怎麼能先逾越呢!”

林琛和柳珪兩人身居張辰左右,這些時日相處下來早已相熟了。林琛對於柳珪這位後起之秀是極為欣賞,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妙齡王妃要休夫

慕南

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沒了!

喲吼吼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