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三章 黃大人,史上第一混搭,張小花,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史府衛兵中間。
這邊剛剛佈置得當,又有一支數千人的軍隊遠途跋涉而來,帶兵的將軍一樣先跟史存道見了禮,原來是虎威營的偏將郄志德,史存道依舊道:“站在一邊。”短短几分鐘,又有三撥人馬聞訊趕到,原來史存道的大營就在城外,軍中得知大元帥的帥府遭襲,各部人馬紛紛前來救援,史存道不假辭色,最多說一句“站在一邊”,不多時史府內內外外已經被上萬軍隊圍得水洩不通,三色石一行人站在影壁牆上,就像在兵海中置身於礁石之上,上萬人盯著這十幾個始作俑者,人人眼中均有憤慨之色。
這時強弱立判,史存道只要一揮手,萬箭齊發,少了魏無極庇護的三色石殺手不免要被射成刺蝟。青壇主眼望冷森森的箭頭,不禁也變了顏色。他大聲道:“史元帥,我還有話說。”不等史存道說話,他又道,“你殺我們簡單,可是對你們沒有一點好處,如果元帥肯高抬貴手,我等願棄暗投明,黑吉斯和洪烈開戰在即,以後黑吉斯軍中一應情報刺探在下還可微效薄力,我們青壇在這方面的手段,元帥應該是知道的吧?”
先前那名小校唯恐史存道動心,急道:“元帥,此人不可留啊!”
忽然有人悠悠道:“我看此人倒也未必非死不可。”
隨著話聲,四條人影不緊不慢地從士兵叢中掠過,這四個人速度並不快,但從高度戒備的隊伍中穿行居然無人能攔,一擠一扛便像游魚一般貼近涼亭,士兵們猝不及防,又不知是敵是友,給他們擠得亂作一團。史存道見有人在自己計程車兵前如此飛揚跋扈臉就是一沉,但是當他看清來者時似乎又不便發作,勉強笑了笑道:“原來是黃大人。”眾軍一聽大元帥口氣便不再阻攔。
這四個人穿過人群來到近前,飛身上了涼亭,一起拱手道:“史元帥。”史存道還禮道:“四位大人不必客氣。”幾個人見了禮,一個士兵這才急匆匆跑上,憤懣地看了一眼四人,稟告道:“報大帥,這四個人說要見大帥,可又不容卑職通稟,還跟門口的兄弟發生了衝突,打傷了十幾個人,卑職無能,一眨眼的工夫竟讓他們衝了進來。”眾人一聽這話,都用冷眼楞向這幾人,幾人混若不見,仍舊毫不在意的樣子。
史存道擺手讓衛兵退下,指著黃大人道:“我來告訴你們認識,這位黃一飛黃大人,官拜虎威將軍……”人們聽到這頓時露出不屑之色,洪烈帝國將軍品秩封號被下面計程車兵按從上到下不成文地歸類為“徵常獸鄉”四種,徵是指帶徵字頭的將銜,比如徵西征東,一般有重大戰事發生,這個封號都是給本次平亂的主帥,史存道就曾受封過徵西和徵北將軍,不過他元帥的位子越坐越穩,四徵的封號也就名存實亡了。“常”是指常規將銜,史馳的撫遠將軍、還有前後左右將軍都是這個範疇,他們都是軍隊裡的中高層,名號未必響亮,但是手握實權。受“獸”字封的卻大多跟行軍打仗沒多大關係,這種封號一般由皇帝封給近人,皇宮侍衛、皇親國戚,聽著威風,其實不掌兵權,至於“鄉”,有退休的老臣榮歸故里的時候,皇帝一般為了應景都會給有軍隊背景的大臣一個封號,這個號就以該大臣的家鄉地名為準,比如“通縣將軍”“鐵嶺將軍”,不用說,這種將軍毫無實權,有時候皇帝高興了文官告老還鄉時也隨口封一個。
史家軍跟隨史存道曰久,自然知道這封號裡的典故,所以一聽黃大人才是個虎威將軍不由得人人癟嘴。
不料史存道後面還跟著一句話:“……御前副統領。”
此言一出,眾人發出一陣低呼,我忙拽住旁邊一個小兵問:“怎麼了,副統領很厲害嗎?”
那小兵一驚一乍道:“御前副統領——那可是縛神衛的老大!”他身邊有人情不自禁道:“難怪如此了得。”又有人小聲道:“聽說縛神衛裡個個都是絕頂高手,果然名不虛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