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脊六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8章 三兵之戰,劍傲天蒼,五脊六獸,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人中位列中等,在兵器上也不吃虧,但他的劍訣卻不是十分熟練。甚至是說,根本不會。他對《干戈劍訣》的瞭解,也就只是在從蔣驚天那裡,將其要來之時,匆匆的看了那麼一眼而已。所以他取勝的機會,也只有三分之一而已。
至於蔣驚天,他的修為最弱,兵器雖最擅於硬拼互撼,但卻只是殘兵。對劍訣的掌握,雖比厲若海強上百倍,卻又無法與司馬蝕玄這種研究繞指柔用法幾十年的老鳥,相提並論。那蔣驚天又是仰仗著什麼,能夠在三兵對抗之中,佔據三分一的勝算?其關鍵便在於,蔣驚天凝聚了霸道劍心,對神兵的掌控能力,要遠超過司馬蝕玄與厲若海二位。
蔣驚天身具霸道劍心,能夠做到與巨闕契機相連,步入人劍合一的無上至境。厲若海此時的狀態雖然也算是人劍合一,但其與蔣驚天卻有本質上的區別。蔣驚天是“以人控兵”,而厲若海,則是“以兵控人”。雖然看著只是兩字順序之差,但其效果卻是天差地別。
蔣驚天“以人控兵”,可以做到劍隨心動,收發自如。而厲若海這“以兵控人”,在施展劍招之時,卻全由兵器做主,有發無收,有去無回,在劍招起手之後,便全無改變餘力。
至於司馬蝕玄,他則並沒有採用“人劍合一”的方式,控制繞指柔,而是切斷了人與兵器之間的聯絡。這樣雖不能將神兵最大的威力發揮出來,但卻勝在運用之時,收發由心,‘操’作自如,還不會被兵器本身具有的氣息,所影響。
這三種控兵方式,自然是蔣驚天的最佳,其餘兩者各有千秋。
一息、兩息、三息之後,繞指柔、干戈、巨闕的氣勢,全都攀升到了頂峰,並糾纏到一處,出現了實質化的趨向。蔣驚天修為最弱,所以最先承受不住此中壓迫,而率先出手。
在這地宮之中,無論是“驚雷”,還是“暴雨”,都無法達到最佳的攻擊效果,所以蔣驚天便將,自己剛剛揣度出幾分韻味的巨闕劍訣第三式“山崩”,施展了出來。
此招名為山崩,顧名思義,藉助的乃是土石之力。此處位於地下,土石之力甚濃,再加上蔣驚天手戴擎天手套,對土元素的控制之力,有很大的增幅。所以這一招使出來後,聲勢極其駭人。
只見蔣驚天劍鋒一指,地面便開始劇烈的搖晃了起來,棚頂、牆壁更是開始坍塌,恐怕須臾之間,整個地宮便會在這一劍之下,化為廢墟。
‘亂’石墜落,司馬蝕玄憑藉著超乎常人的身法,將蔣驚天這土石形的罡氣,盡數避開。但厲若海可就沒有這份能耐,而且他氣勢已滿,已經身不由己,不吐不快。所以其也如蔣驚天一般,展開了攻擊。
厲若海只曾草草的翻看過一遍《干戈劍訣》上卷,其記住的劍招也只有一式,所以他並沒有選擇的餘地,只能嘗試著,將干戈劍訣第三式“怒海驚濤”,施展了出來。
這地宮之中土氣頗重,再加上蔣驚天使用的“山崩”乃土系攻擊,正好剋制厲若海的“怒海驚濤”,所以其招式一施展出來,威力便不足巔峰狀態的一半。
不過厲若海的罡氣,比蔣驚天渾厚數倍。蔣驚天就算佔據了地利和劍訣上的優勢,也還不是他的對手。為求自保,他不得不再運罡氣,準備雙訣齊施。
厲若海這“怒海驚濤”一出,司馬蝕玄便再無法置身事外了。蔣驚天“山崩”的罡氣是塊狀的,雖與散落的土石‘混’在一處,不便區分,但司馬蝕玄憑藉著他靈敏的感知能力,還是能夠以身法將其躲開,但厲若海這“怒海驚濤”便不一樣了。
他這一招,劍芒如驚濤駭‘浪’,不但連綿不絕,還遮天蔽日,讓人無處可躲。所以司馬蝕玄便也只能冒險出招,參與到了蔣驚天與厲若海劍芒的纏鬥之中。
《干戈劍訣》與《巨闕劍訣》同宗同源,所以招式都以自然屬‘性’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