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9節,大清女醫,二月花,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類,不是應該屬於“百工”麼。“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地位遠遠比不上農人,更別說士子的百工,居然被封爵?
不成體統啊!胤褆為新任的國王痛心疾首。
當然新任的還有一位女王的,可是他一併忽略了。二主臨朝,這是武周禍國的節奏麼?太不成體統了!胤褆這樣想。卻不是如同在大清時那樣理所當然的鄙夷,而是多了一些說不清的恐慌。恐慌什麼呢?他也不知道。
…………
就聽到沈如是道:“牛頓先生被封爵……可以想象,以後多少年,一定有人以他為榜樣,精研科學啊!”沈如是來到歐洲以後,和大學裡的人物打得交道最多。此時不由得想到了那些聽講座的學生,很自然的推斷,這可職業多半會大為興旺。
胤褆一凜。
不由得想起了沈如是在大海上時,聽人講解海圖曾經說過的一句話:“這麼多年不斷地探索,你們就是發現了世界也不奇怪!”
是的,別人幾百年積累,然後有所得。這,有什麼值得奇怪!
胤褆在大清時對於番邦火器優於大清的事實付之於——嗤笑。在大海上,面對著手持火器的海島和手持新式滑輪炮的“商船”他被迫接受了這個事實。如今,好像被突然提醒了一般,他開始默默地思考這個事實背後的原因。
為什麼人家的火器更好?
人家的“百工”可封爵!
…………
胤褆默默地想心事去了。林庭對於這個事情倒沒有那麼關注。她愣了一下就開始行使起女主人活躍氣氛的作用了:
“約翰先生?你們來得正好!我們在莊子裡蓋了一座廟。正好今天落成。你們想不想去上炷香?
沈如是笑了一下,低頭繼續整理醫案了。前一段日子,三人雖然達成了共識,可是究竟建一座什麼廟,卻爭執不下。甚至比較起神仙們的座次來。最後沈如是耐不住把滿天神佛的名諱一一寫出。某個寫在角落的名字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贊同:龍王廟。
凡有井水處,就有龍王廟。
別的不說,就說大清京城,幾百口井,就有幾百個龍王廟。或者很小,很不起眼,可是附近的居民一定都知道,“龍王爺”住在哪兒。
沈如是提出原本是因為這個選擇在生活中最習慣。林庭立刻同意。大家都是坐著船來的麼!日後還得坐著船回去,多拜一拜龍王爺,讓他老人家澤被西方,討點歡心,決沒有壞處。比較稀奇的是胤褆皺著眉頭考慮一番也同意了。據說特別講究的大阿哥認為。如今身在北方,龍主水,鎮玄武位。立廟大好。也不知道都考慮了些什麼。
大家主意相同了,操作起來又有一點困難。別的不說,這三個誰是會幹活的?就是沈如是,自從進了京城,也每天都吃得白白胖胖了。
不過島國居民也不是住在野地裡的。蓋房子的人手,總能找到。胤褆就招募了附近的鄉民若干,去做監工頭蓋房子了。什麼來龍去脈,什麼靠山陰神之類,沈如是和林庭兩個都不懂,由得胤褆折騰,這裡打個沒出水的井,那裡堆個小土山什麼的。
林庭就負責起了繪畫大事。龍王爺他老人傢什麼尊榮,番邦人……想必不怎麼認識!林庭兩輩子加起來都是受過琴棋書畫教育的才女,也都是經常有事兒沒事兒到各種廟裡拜一下的虔誠信徒。龍王廟也見過好幾個。於是她就負責把印象中龍王爺的相貌畫下來,然後再讓人去做雕像。
沈如是不認識風水也沒有繪畫才能。幫著定了定香案之類的物品就無所事事了。空餘的時候還從操舊業。笑眯眯的觀察莊子上人家的豬。
這事情忙了一個月,終於成了。
約翰和鄧肯來之前,這三人正在廟裡燒過香——沒有正統的檀香,是林庭印象中燻屋子的香料方子。沈大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