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3節,大清女醫,二月花,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果然聽得沈如是道:“是當地著名學者。據說和本地的行政官有些交情。某些場合是那人的代言人呢。”
林庭猛然點頭:不錯!可不就是這種落魄書生,代言幕僚,師爺幫閒的感覺?遠得不說!自家可還養著不少呢。
就催促著沈如是:“還有呢?”
沈如是拉著她往一邊避了避,這回沒用手指指,卻小聲說:“那邊那個手裡提根手杖的,看到了麼?對!鬍子颳得非常整潔,周圍圍了一群人的那個。他就是……”
林庭忍不住開口搶答:“本地領導!地方官!”
沈如是好奇:“怎麼猜出來的?”
林庭此時自信大漲,只覺得黃毛世界,原來也不是那麼不可理喻。這不和大清一回事兒麼!就輕聲對沈如是說:“你看他周圍的人,都微微彎著身子。他說話的時候,別人都不說話——哎呀!還把唾沫星子濺到別人臉上了。舉手投足,又好像這個這塊地方都是他們的。這樣的人物,一看就是主政一方的啊!”
“等一下……”林庭突然又自己反口了。“他對你說的那個大商人相當客氣啊。對於那個學者倒不理不睬的。這樣不是很恣意的地方官……難道是有個強力的副手掣肘,或者和省長封疆等上層人物有點齷齪?”
沈如是很驚訝的看著林庭。末了一嘆:“你眼光確實很好,只不過記性有點不足。看見那人手裡的十字架了麼?對,那不是個裝飾,這傢伙是本地神父——天主教派的神父。”
…………
神父這個職位以及相關的許多事情,令沈如是和林庭兩人都不怎麼理解。其一是同一個上帝居然有好幾個不同批次的神父。一批自稱天主教徒,另一批自稱清教徒。這兩派互相攻擊對方是異端,消滅對方的決心簡直好像不共戴天。其二是這些神父職權極大,聽說國王處理國家大事還得和這些人商量。而且不是一兩個國王的愛好,而是綿延多少年,整個歐洲所有國家沒有例外!
後一點倒稍微也能理解。史上曾有“三武”。歷朝歷代都有幾個愛好方術的皇帝。可是前一點就十分奇怪了。
大清官方信薩滿,黃教上師,民間信三清,菩薩。各大派內部有小派,唐朝才有人取回了真經,沒幾年就分了八九個支流出來。饒是如此,幾乎從來沒打過架。
早上起床拜一拜老君,出門祈雨念一念龍王爺。家裡添丁就去拜送子的菩薩,生病了請自稱茅山道士的人士畫兩張符咒。
西屋有神龕,灶下有灶王爺。商店裡擺著神獸和財神像,七月半跟人看熱鬧去一場盂蘭大法會。這就是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哪尊神仙耽擱到別家神仙的“生意”了麼?分得極清楚哪!
普通人這樣,教徒之間的爭論?有!你死我活的那種爭論,這就幾乎沒有了。大家都能共處,和光同塵,紅花白藕綠荷葉,何必打個你死我活呢。
兩個東方人就在角落搖頭嘆息了一會兒。紛紛表示不能理解。沈如是還給林庭介紹情況:“聽說國王信天主教,手下的大臣——叫做內閣什麼的——大部分是信新教的。國王經常派天主教的教職人員到各行各業做監工,大臣就反對。”
林庭離了大清,又才被沈如是勸得放開了心胸,什麼話都敢說,張口評論道:“這國王真沒用。君權臣權。哼!這種相持階段只是一個過程,最後一定會拼出勝負的。”
就有人陰沉沉的插口了:“那你覺得誰勝誰負呢!”
兩人回頭一看,是大阿哥胤褆,不知道什麼時候走了過來。臉上還有不虞之色,顯然聽見有人評價“君權”,感覺被冒犯了。
林庭身子往沈如是後面躲了躲,口上不饒人:“普天下的二世祖,大多不過是從幾個兄弟裡拼殺拿到皇位。可是他手下的大臣,那都是全天下多少人裡拼殺才能做到人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