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68章 書記的江東藍,宦海龍騰,雲無風,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江東省委大院,省委常委樓,省委書記辦公室。
辦公室一側的牆上,掛著一幅大大的華夏地圖,江東省委書記蕭宸如今就站在這副地圖面前,微微抬頭,看著地圖,深思著。
在這幅500萬分之一的華夏地形圖上,大約3/4的國土以黃褐色為主調,1/4的國土以綠色為主調。刨去黃褐色中的小部分“綠洲”,華夏國土約有2/3是山地和丘陵。青藏高原向東南延伸出若干條山脈,形成了西高東低的地勢,河流也大多呈自西向東的流向。青藏高原這座地球上最高的屏障阻斷了本該長驅直入滋潤華夏西北的印度洋暖溼氣流,形成了華夏西部大片乾旱半乾旱氣候區;中西部的大片山地以及遠離海岸線又使其與外界交流相對不便。
華夏的這種地理格局一直影響著華夏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直到21世紀的今天。即使在華夏整體進入工業化加速發展的最近幾年,資源稟賦的差異仍在區域經濟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雖然縮小地區差距的努力已經持續多年,目前華夏各地區發展表現出的差異仍遠遠多於相似的特質。
不過,作為局中人,蕭宸知道,差異或差距已遠遠不能描述華夏當下的區域發展格局。當他研究了過去幾年尤其是2007年以來的各省市區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及剛剛確立的新的發展思路後,他知道,以[***]後各地新組建的黨政領導班子開始施政為標誌,華夏的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進入一個嶄新階段,大江南北、大河上下,正在展開一幅地區競爭與合作的壯麗畫卷,這幅畫卷體現出一種宏大、豐富的大國氣象。
其實在他看來,在2004年-2005年時,華夏就已經出現了區域經濟發展的新格局:區域增長重心向北轉移,區域發展差距有所縮小,區域產業分工有所深化,區域合作步伐加快。2006年-2007年,這些基本趨勢沒有改變。但這兩年發生的一些重要事件將對今後的區域經濟發展格局產生實質姓影響。首先是臨京濱海新區的開發開放及迅速崛起,然後是2007年中央相繼批准成立川都、東川、江城城市圈、星櫧偉城市群四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加上此前中央陸續出臺的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等老工業基地、中部崛起等一系列區域經濟發展戰略,可以說,中央已經基本完成了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總體佈局。
在此總體佈局下,地區之間的競爭仍將是華夏經濟發展的一條主線。
對於目前的華夏,國外研究者一般認為,華夏實行的是政治上的集權、經濟上的分權體制,經濟上的分權主要是指財政的地方分權。財政上的地方分權是多年來地方競爭的重要內在動力,這種地方競爭又成為華夏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當然,在事實上,地方競爭不僅與財政分權有關,也與多數地方官員的責任感、事業心有關。蕭宸所認識的地方官員從省級領導到縣級幹部都很多,其中大部分在蕭宸看來,責任感和事業心大都還算比較強,而他們的責任心也並非都與升遷的壓力有關。有些地方領導即將退居二線,仍然雄心勃勃地想幹幾件有益於當地發展的大事,譬如彭城前市委書記、現人大常委會主任陳志立就是其中代表。
地區競爭首先表現在產業結構的同質化,蕭宸認為這有相當的合理姓,因為不同市場主體進入相同投資領域是市場競爭的必要條件。地區競爭還表現為施政口號上的同質化,這一點似乎是新表現。譬如,[***]後,地方領導普遍強調“解放思想”這個詞彙,已知的使用這個詞彙頻率較高的地方領導除了蕭宸本人之外,就有東方市委書記餘爭勝、嶺南省委書記王海闊、東川市委書記侯東往、寧徽省委書記王瑾善、燕北省委書記彭程(原瀟南省委書記,遊靖接任瀟南省委書記後調任燕北省委書記)、天涯省委書記陳留偉、內蒙自治區黨委書記徐偉柏、江南省委書記李正鋒等等。當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