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地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01頁,大國小鮮[科舉],少地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秦放鶴很習以為常地捱了一腳,索性放賴皮,「您就說幫不幫吧!」
蒸汽機笨重,單純蒸汽汽車並不具備多少價效比,真正的出路還是在蒸汽火車和輪船上,而這兩樣的改良過程,都需要龐大的資金和場地支援。
汪扶風一個勁兒磨牙,第無數次後悔收徒。
旁邊的高程見了,終於不裝木樁子了,狂熱又懇切地解釋起來,「此乃空前絕後之壯舉,若果然能成,必然造福萬世!偉業可成!」
汪扶風不為所動。
這就是個呆子。
秦放鶴邊防備著汪扶風再次暴起傷人,邊細細解釋,「非我瞎折騰,只是師父您也是經歷過的,畜力雖好,終有盡時,且載重也有限,又嬌貴,風吹日曬,人還沒怎樣呢,牛馬先病倒了,伺候起來簡直比養個人還勞心費力。
若有此物,日後不光可用於行軍打仗、運輸輜重糧草,再做得精巧些,翻地、除草、收割、運輸等農事也可悉數用來。
如今鄉間一個壯勞力一日可做一畝,來日便可做十畝!屆時廣開荒、多種糧,家家戶戶倉有餘糧,歲歲年年國無後憂,功勳可超三皇五帝,蓋過秦皇漢武,必為後世無限稱頌,便是一個萬古流芳,豈不美哉?」
要點亮科技樹,首先要大力發展農業,糧食產量上來了,從上到下吃飽飯了,才能有富餘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搞工業。
如今大祿朝與各國廣泛通商,他也曾提過引入新鮮作物,糧食品種改良、增產只是早晚的事,但產量提高,沒有與之相匹配的處理能力也不行。
專業的事情要交給專業的人去做,這些秦放鶴不行,但不代表古人不行。
恰恰相反,在這個將人力和腦力開發到極致的時代,只要後備力量跟上了,給古人一個支點,他們何止能撬動地球!
汪扶風如何暫且不論,高程已然面色潮紅,被他一番畫餅弄得熱血沸騰起來。
原來,原來子歸叫我做的,竟是如此驚天偉業麼?!
現在汪扶風看秦放鶴的心情是說不出的複雜。
這小子一張嘴,簡直能把死人說活了,像高程這等未嘗官場險惡的,如何經得住?
此事若自己不應,他們也不可能停止……
於是幾天後,跟著頭疼的又多了個董春。
天氣炎熱,此起彼伏的蟬鳴從四面八方傳進來,如滾滾波浪,震耳欲聾。
汪扶風和秦放鶴師徒倆束手站在下頭,一般的低眉順眼,要多乖巧就有多乖巧。
董春沉默的時長超乎想像,直到秦放鶴站得腳後跟都酸了,開始不動聲色改變著力點時,才聽他問道:「此事,你有幾分把握?」
秦放鶴猛然抬頭,「若陛下支援,則有十分把握!」
皆因此事並非他的空想,而是一條另一個時空前人走過的必經之路,後世發展的一切成果都證明瞭它的必要性和前瞻性。
董春聽罷,微微合了眼,沒有再說話。
他在思考,思考此事報上去可能引發的利弊得失。
汪扶風和秦放鶴對視一眼,「師父,此事若動,勢必要提拔一個人。」
秦放鶴趕緊接上,「盧實。」
哪怕是敵對方,秦放鶴也不得不承認盧實在造船一道的天分和技巧。若後世記載這段歷史時,對盧實的評價必然是「偉大的船舶工程師」,然後才是「政治家」。
時至今日,天元帝為何再次將盧實提到吏部侍郎的位置?固然有同門之誼,固然也有盧芳枝讓權的因素在,但歸根究底,還是天元帝愛才。
盧實在大祿的船舶設計、改良領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