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地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91頁,大國小鮮[科舉],少地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秦放鶴聽了,毫不吝嗇地給予肯定,「你做得很好。」
歷來朝堂都伴隨著皇權之爭,大祿也不例外。
但這裡有個好處,就是早在開國之初,為防外戚干政,朝廷便立下規矩,後宮嬪妃和諸皇子妃只可選五品以下官員家的女眷,甚至是平民之女。
故而現在幾位皇子雖然漸漸成人,但外家都沒什麼助力,鬧起來的也有限。
壽王妃有此舉動,顯然是壽王的意思,他有點急了。
他想做太子。
之前不是沒立過太子,但這項榮譽彷彿帶有魔咒一般:
皇后所出的皇長子當年剛滿周歲就被天元帝立為太子,名正言順,也曾寄予厚望,誰知九歲時騎射摔死了。
然後二皇子順勢遞補,結果幾年前,又因病夭折。
天元帝為此大受打擊,連著消沉數日,再也不敢輕易立太子。
但國無儲君不穩,太子之位雖未定,但過去幾年中,三皇子一直最受皇帝喜愛,分明成年了,也依舊住在宮中,許多人早已將他視為實際上的太子。
然而福兮禍之所倚,吹捧的人多了,三皇子一派也漸漸有些飄飄然起來,後來就發生了震驚朝野的江南鹽稅案,三皇子就此被打壓,母妃並一干黨羽殺的殺、抓的抓,一時風聲鶴唳。
如今幾年過去,四皇子二十了,五皇子生子了,後頭的六皇子、七皇子一個十一、一個六歲,也漸漸長大,前不久又有后妃有孕……而天元帝卻還健壯。
三皇子,也就是如今的壽王每每想起來,便覺心驚。
雖說祖父、曾祖父都非長壽,然多少也有些徵戰和疾病的緣故,如今父皇龍精虎猛,再延續二十載恐不在話下。
待到那時,我就四十多歲了,而下面的弟弟們也才二三十歲,正是朝氣蓬勃,最有野心和能力的時候。
昔年父皇未及弱冠就繼位,日常也偏愛年青官員,焉知不會將當初對自己的寵愛,轉移到那些年富力強的弟弟們身上?
第109章 年底(二)
「我隱約覺得,今年氣氛不同以往,」阿芙夾了一片醋海帶來吃,「可是朝中要有什麼動作麼?」
她出身隴西,後來又久居望燕臺,喜食牛羊肉,總覺得海產腥氣,可這個醋海帶軟軟爛爛,酸溜溜的,就很開胃。
秦放鶴笑道:「你很敏銳。近幾年倭寇頻頻犯邊,尤其東南沿海一帶,陛下已是不悅,前番高麗新王登基,藉機討要財物,只怕今年使者來朝,不會太融洽。」
無論生活還是政治上,官員夫妻二人都是盟友,這方面也沒什麼好瞞的。
阿芙就懂了,「如此,我便減少對外交際,若實在覺得悶了,只管找師娘、董夫人和你那幾位好友的夫人就是了。」
秦放鶴拍拍她的手,「委屈你了。」
阿芙笑得半點不勉強,「這有什麼好委屈的?這樣冷的天,誰愛出門似的,又要小心應酬,又怕給人拿住把柄,連正經飯都吃不得幾口。」
說到吃不飽飯,小夫妻兩個看著桌上光禿禿的麵碗,俱都笑起來。
「對了,我陪嫁裡有個城外的莊子,改日你放了假,咱們都往外去騎馬玩。」阿芙興致勃勃道。
社交是真的累,身體累,心也累,這還是他們家人口少,偶爾遇見幾個丈夫納妾的夫人,聽她們口中偶爾幾句隻言片語,阿芙都覺頭沉。
但話說回來,時下男子納妾才是常態,縱然一時半刻沒納的,也多半有沒名分的屋裡人。似秦放鶴這般說到做到的,不敢說沒有,但絕對是鳳毛麟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