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地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3頁,大國小鮮[科舉],少地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眾人相互謙讓著進去,果然聽了一遍流程和注意事項。
三月二十九當日,百官齊聚,新科進士們要先穿戴整齊了,由正南朱雀門入內,先行跪拜天元帝謝恩,自此之後,他們便是正經的天子門生了。
之後,禮部當場正式宣讀詔書,當眾宣讀名次,並授予官職、官服。
已成親或定親的,女眷的命婦裝扮也會一併下發,由禮部同制。
秦放鶴為狀元,依律可授予翰林院修撰,正六品。
而那些二甲進士們,即便順利,若干年考核透過後,也不過去地方上做個小小七品知縣。
若幸運的,可留中央六部,但也大多從七品乃至更低開始苦熬。
不一樣的起點,或許就決定了個人不同的終點。
內侍吃了幾口茶,繼續道:「陛下訓誡過後,秦六元,您當日要同探花郎一併做探花使,遊遍全城採花哩!」
探花使,多由同科之中最年輕俊美的進士擔任,而本屆秦放鶴風頭太盛,人也俊俏,自然少他不得。
探花郎名為程璧,剛及而立之年,人如其名,如圭如璧,也實在是風流才子模樣,探花郎實至名歸。
眾進士佩了花,稍事歇息,晚間天元帝又會在禮部舉辦三年一度的聞喜宴。
四月初五,本屆狀元還要率領眾進士於午門謝恩,得天子再次召見,並呈上表文。
四月初七,狀元再次帶隊,前往城外孔廟行釋褐禮,意思是向聖人匯報我們學習的成果,有賴您老教化有方,如今我們也算學出來,出息啦,特意來列隊給您老瞧瞧。
而那個時候,孔廟外也已立起朝廷出資刻印的碑文,上面依次寫有新科進士們的姓名出身,以供千古流芳。
當天下午,眾人還要隨禮部官員前往國子監,拜過祭酒大人並司業,也是謝師恩的意思……
而辦完這些之後,還有許多不成文的規矩,比如說新科進士們要湊在一處相互認識,共同宴飲,以備來日朝堂協作,共同為國效力等等。
一直忙到四月下旬,新科進士們的必要流程才能走完,然後就是各自歸鄉誇耀。
常言道,富貴不還鄉,猶如錦衣夜行,這也是朝廷的恩典,許他們走官道帶儀仗風光還鄉,告慰祖宗,回報鄉鄰。
既然入了朝堂,來日少不得各種社交和政治活動,沒有銀子是不成的。
根據個人路途遠近,假期長短不等,許多經濟拮据的進士們,也會一路走,一路「打秋風」。
而沿途各路認識的,不認識的,也會藉機押寶入股……
如此種種,不勝列舉。
稍後跨馬遊街,如何風光熱鬧,自不必說。
秦放鶴最年輕,受到的關注也最多,一路上各色荷包帕子都不知丟了多少在身上。又有各色不重樣的賀喜誇讚之聲,直如潮水般湧來,綿綿不絕。
饒是沉穩老成如秦放鶴,在這鋪天蓋地的歡呼聲喝彩聲中,也不禁有些飄飄然,更別提旁人。
早有趙夫人包下視線最好的街角包廂,等著秦放鶴一行人遊街經過。
快到那裡時,便有人小聲提醒,秦放鶴順勢望去,果見趙夫人並阿芙阿芷母女三人,俱都笑吟吟往這邊看。
秦放鶴也笑了,當即摘下頭上鮮花,從懷裡抽出帕子包了,遞與外圍隨行的護衛,「有勞您跑一趟,將此花送與我未婚的妻子。」
隊伍本就走得慢,也不差一點,眾人聽了,俱都發出善意的鬨笑。
那護衛果然小心接了,笑道:「六元公實在客氣,舉手之勞罷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