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地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6頁,大國小鮮[科舉],少地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秦放鶴講得也細緻,又教他如何透過字眼推斷寫作人的籍貫和性格。
「你看這第三句裡用了一個菰字形容美人指,那麼寫詩之人大約便是南邊來的,因此物不耐寒氣,只好長在溫暖的地方。況且咱們北地人說起美人指來,總愛想些蔥白、蛋白之流,若想與眾不同些,又有嫩筍……」
北地人自然也可以寫南物,但人的第一反應做不得假,若果然是故意混淆的,字裡行間難免多匠氣,多半也分辨得出來。
這亭子雖四面透風,然視野開闊,景色極佳,從這裡放眼望去,大半座城池都盡收眼底,巍峨萬千。
阿發指著下頭黑蛇一般的蜿蜒山路,對秦山笑道:「那幾位師父卻也不曾糊弄你我,若照直了說,確實快了快了……」
奈何山路不直呀!
一群人復又哈哈大笑起來。
說笑間,竟有個本地貨郎挑著擔子從上面下來,見了他們便上前來問可要吃點心。
秦放鶴因問有什麼,那貨郎便放下擔子,掀開上面的蓋布與他們瞧,不過是些素包子、炸面果子等物。那倒不希罕,所喜竟還挑著小茶爐和一點木炭,可以就地煮茶吃。
於是秦放鶴便叫秦山給錢,讓那人煮滾滾的茶來。
眾人避著風吃了茶點,身上漸漸熱乎起來,也不覺得那麼累了。
又爬了約莫兩柱香,便隱隱看到一角斜飛的青黑色屋簷,眾人頓時精神大振,腿上似有無限動力傳來,齊齊加快腳步,一鼓作氣登上去。
但見好大一座平臺,往裡便是黃的牆黑的瓦,門口兩株粗壯古松,也不知多少歲了,斜斜伸出兩角,便似迎客。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