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地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6頁,大國小鮮[科舉],少地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過玩意兒罷了,跟小貓小狗沒什麼分別。
你們兩個身為朝廷命官,為了幾隻貓狗當眾吵鬧,著實不美。
東配殿內,天元帝不說話,一干隨侍的翰林們也都裝啞巴。
九月中旬的晚上已經很冷了,正殿幽深空曠,入夜後冷得要命,根本待不住人。這會兒宮中尚未燒地龍,天元帝便挪到更小更隱蔽一點的東配殿來,榻前兩個火盆就夠了。
他支著一條腿靠在軟榻上,腰部以下隨意搭了條萬字不到頭的褥子,右手不斷捻動蜜蠟珠子,看不出喜怒。
火盆裡的紅雲炭燒得正旺,非常正的大紅色,表面浮動著一層綿延的紋路,如雲似霞,卻半點菸氣都沒有。
「傳口諭,」天元帝手上動作停了,「翰林編修隋青竹、程璧因私吵鬧,不成體統,各罰俸一月。」
內侍總管胡霖領命,才要轉身去傳旨,卻又聽天元帝淡淡來了句,「此事以後不許再提。」
不算大事,但內鬥令人不快,各打五十大板警告也就罷了。畢竟是他的私人機構,傳出去了,實在不大好聽。
胡霖並翰林院眾人俱都應是。
天元帝欠身喝了口茶,指了指桌上奏摺,孔姿清便上前拿起最上面一本念。
「閩浙總督餘忠顯謹奏,九月初一……來犯,已悉數擊退……大獲全勝。」
孔姿清念奏摺的同時,秦放鶴就在後方埋頭狂記,如此一來,同一天內皇帝處理了何地何事便一目了然,日後再想編史料或復盤,也有得抓。
大意是九月初開始,西南海岸線頻頻有倭寇來犯,但大祿朝造船業和海軍都很發達,付出很小的代價後,將敵人擊退。
餘忠顯這個名字很熟悉,如果秦放鶴沒記錯的話,應該就是當初引發院試之爭的方雲笙的師叔。
當年好像是在西部來著,沒想到幾年下來,竟然去海邊了,環境跨度是不是有點大?
「大獲全勝?」天元帝嗤笑一聲,「不過彈丸之國,小小賊寇便壞了朕一艘海船,幾百打幾十,還有臉說大獲全勝?這餘忠顯,如今也跟朕賣弄文字起來。」
坐在秦放鶴對面的黃修撰一聽,立刻熟練地取出一道空白聖旨來,蘸好筆墨,擺好姿勢,預備擬旨。
果不其然,天元帝索性下榻,背著手踱步過來,「擬旨,餘忠顯所陳不詳,再報!另,俘獲倭寇不必押解進京,就地斬殺……」
簡單來說,就是皇帝對餘忠顯邀功的姿態非常不滿意,但念在過往還算勤勉的份上,多給一次機會,老老實實重新上報。
若再不說實話,總督乾脆就換人做吧。
黃修撰迅速寫好,呈給天元帝看過,天元帝親自用印,立刻便有專人六百里加急發出去,晝夜不停,最遲三天,餘忠顯就能接到了。
接下來,孔姿清又唸了幾份摺子,這回倒是沒有戰事了,有東北一地今年雨水偏多,但堤壩提前檢修過,及時疏導,並未出現損傷。
天元帝就很高興,親自在摺子上寫了兩個好,命原樣發回去。
再者快到年底,又有外國使者來問,今年能不能進京朝拜云云。
正事中間,還夾雜著幾份例行請安問好,進貢地方稀罕果品、奇石等的。
一開始天元帝還饒有興致叫人抬上來看,又寫「爾心朕知」。
可到了後面,就越來越不耐煩,頻頻對孔姿清擺手,「跳過去,不必再念!」
摺子上的硃批,也越發狂放,從欣慰迅速衍變為「聒噪」「無事可不必上摺子」「政績平平,你在這些玩物上倒頗有見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