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地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1頁,大國小鮮[科舉],少地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秦放鶴喜歡聰明可愛的孩子,認真道謝,又見董芸走過來說:「難為你如此用心,我許久沒見父親這般胃口了。」
這話說的確實有幾分真心。
董春位高權重,日子久了,下頭的人總習慣性想從他身上能得到點兒什麼,卻不想能給出什麼。
秦放鶴此舉,說他有心討好也罷,真心孝敬也罷,可董春胃口大開,吃得香,是實情;董芸身為女兒,跟著歡喜,也是實情。
哪怕單沖這一點,她就念秦放鶴的好。
秦放鶴笑道:「應當的,我已將菜譜給了下頭的人,想來他們技藝高超遠勝於我……」
董芸擺擺手,「東西好壞,原不在手藝上。」
董春活到現在,又是這樣的地位,每每御賜之物都不知接了多少,縱然飯菜好吃也不過口腹之慾,在他心中所佔幾何?
難得的是心意,是這種細緻入微的心思。
八月初二,宜遠行。
秦放鶴和齊振業再次告別師友,徑直北上。
這會兒去草原,其實早晚已頗有涼意,水草最豐美的時節也已過去,但秋景亦別有一番滋味。
秋天是豐收的季節,北方叢林盡染,淺黃、淡金、橘紅、火紅,還有那些懶洋洋拖沓著,仍覆著翠色的樹葉,就這麼大咧咧,慷慨豪邁地傾瀉在陽光下,活像於大地上打翻了染缸,大塊大塊巨幅油畫般蔓延開來。
技巧再高明的畫師怕也難描繪出此景萬一!
綿延的草地,起伏的山巒,茂密而高聳的叢林,大自然的壯美蠻橫而直接地撞入眼簾,帶著驚心動魄的野性,眾人都看得痴了。
在此間縱馬馳騁,人都像要飛起來一般,說不出的暢快。
草地已開始泛黃,許多牧民將成熟的牧草收割,捲起一個個巨大的草圈,間隔著分散在草原上。
待蒐集到一定數量,再統一拉回去。
若有隔得遠的,或是不好收放的,索性便就這樣仍在原地,留待明年。
在中原腹地少有的龐大牛馬羊群就這麼散落在天地間,像一群群活動的棉花團、雲層,忽而移動,忽而停下。
它們迎著燦爛的日頭,吹著曠野的風,慢悠悠甩著尾巴,低頭啃食仍帶著水汽和肉感的鮮草。
再過些時候,冷空氣自西北吹來,就吃不到這樣可口的鮮草啦。
看著遠處蜿蜒的河道,秦山不住感慨,「以前只聽人說關外苦寒,沒想到水也不少麼。」
齊振業比眾人多些經驗,聞言便揚起馬鞭往遠處指,「總體而言,相較內地還是少的。且咱們來的時候巧,若到冬半年,眼前這些,便都只剩下光禿禿的河道了。」
他們是外出遊學的,不是逃難來的,安全起見,自然也多往繁華處來。真正的窮山惡水,尚在遠處。
又走了幾日,已是八月底九月初,草原上晝夜溫差極大,白天能曬得人皮掉,油光滿面,可一入夜,氣溫驟降,呼吸間甚至能看到白汽,說不得要裹皮襖。
出發前,眾人還特意帶了齊家熟悉關外道路的向導,此時便道:「再過幾日,白毛風就起來了,咱們只挑大路走,萬不可貪玩深入。「
眾人都知道厲害,一概聽從,也時常去當地牧民家裡,一來借宿,二來問些民生長短。
牧民大多淳樸,見了外人便做貴客,又給奶茶奶酒,又要殺牛宰羊。
關內牛珍貴,輕易殺不得,這裡卻頗靈活。
眾人都不是扭捏的,叫吃就吃,叫喝就喝,牧民們見了,果然歡喜,又帶他們去牧羊放馬找新鮮,十分快活。
秦放鶴問他們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