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地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52頁,大國小鮮[科舉],少地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天元帝挑挑眉,還真有點相信了。
當皇帝久了,一眼就能看出一個人的深淺;
當捕快久了,一眼就能看出是否有隱情;
當農夫久了,一眼就能看出這批種子好不好……
與其說是直覺,倒不如說是天分經過時光淬鍊後得到的經驗。
「非要鐵龍號不可?」天元帝忽問了句。
秦放鶴老實說:「航海風險過高,蒸汽船平穩,等閒海盜、別國海軍也不敢攻擊……」
畢竟蒸汽機船出現得真的太早了,投入應用足足比他所熟悉的那個時空早了幾百年,順利的話,拉出去溜一圈,必然有意外之喜。
但這是個死迴圈:
他需要有足夠的理由來說服皇帝,說服眾朝臣。
然而,他的理由,都無法宣之於口,更無法佐證。
退一步,就算用傳統風力海船,新大陸也太遠了,需要的成本也太高了,期間的風險也太大了,因為這樣虛無縹緲的理由,朝廷不可能同意的。
最後,天元帝又問了幾句,然後就把秦放鶴打發走了。
他意料之內的沒同意。
早有心理準備的秦放鶴倒也沒多失望。
不同意是意料之中的事,關鍵是他上奏了,此事就算過了明路,日後再折騰出點什麼來,就不怕政敵栽贓汙衊。
我,有盟友啊!
第256章 日月輪轉(二)
身在官場,內鬥無法避免,但秦放鶴擁有一項任何對手都無法比擬的優勢:年輕。
哪怕乾坐著生熬,都能把胡靖等人熬到入土。
對手沒幾年好活了,所以必須爭眼下這幾年,為同門、子孫鋪路,但秦放鶴有另一條截然不同的賽道。
沒必要現在就正面對上。
作為這條賽道的實際領跑者,找天元帝過了明路後,秦放鶴和他的同盟們,開始了悄無聲息的湧動。
大祿朝對外貿易繁華,大體分為對公對私兩大類,天元帝的態度昭示著對公計劃夭折,那麼就只能走對私的海貿途徑。
既然是海貿,最關鍵的無外乎海船、經驗豐富的航海舵手,以及儘可能低調的出海公文,「公驗」和「公憑」。
遠洋貿易的船一般三條起步,其中「公驗」是市舶司發給大商船的,「公憑」是發給隨行小船的,審核嚴格,缺一不可。
休沐時,秦放鶴和阿芙又打著探望師父的名頭來找汪扶風商議。
「這條航線以前從未有人走過,期間必然狀況百出,必須要有經驗豐富的老舵手總攬全局。此人需得信得過,又有魄力,有足夠的經驗和勇氣應對一切意外,但也不可過分自傲,一意孤行……」
就好比自駕行,規劃再好,沒有靠譜的司機和嚮導也是不成的。
但如果司機和嚮導目空一切,也等於拿同行人的命開玩笑。
汪淙聽了,略一沉吟,「這倒不難,昔年我在杭州居住,頗識得此間人物,此事交與我去辦。」
杭州是對外大港之一,而汪家、姜家又都是當地名門望族,汪淙本人頗擅交際,又出手大方,三教九流皆有往來,人脈非常,此事非他莫屬。
秦放鶴點頭,提筆將這一項劃掉,「再說船。若用現船,需得可靠的海商一併參與進來,此事有利有弊,好處是現成的船和門路,壞處是無奸不商,難免節外生枝。」
商人逐利而生,尤其海商,那都是敢玩兒命的,單純以榮耀誘惑,恐怕不成。
必須得拿出實打實的好出來。
可此行秦放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