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地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26頁,大國小鮮[科舉],少地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曹威可曾透漏什麼機密?」趙沛追問道。
他們猜錯了,倭人瞄準的並非蒸汽機,也非橡膠,而是高產作物!
是了,蒸汽機雖好,但先要人吃飽了才能做旁的。而倭國地狹民貧,所產本就不豐,以致於百姓都不得不四處劫掠為生……這些年大祿屢次推廣高產作物,成效顯著,周邊國家聽到風聲,難免眼紅。
而大祿對玉米、紅薯等作物一項嚴防死守,凡是離開大祿的人,無論官、軍、民,皆要三次驗身,船隻、行李等也要層層盤查,杜絕任何夾帶。
看似過分嚴苛,近乎羞辱,但近幾年層出不窮的夾帶未遂案例則證明,這種防範並非過分謹慎。
金暉裝沒聽見的,對趙沛視而不見,只看著秦放鶴說:「目前足利言行並無可疑之處,但若要提審曹威,難免驚動其伯父……究竟如何,還請閣老示下。」
農研所與其他各部衙門都不同,完全獨立在外,自先帝末年便直接對皇帝本人負責,首輔也只有過問之權,而無直接幹預之能。
那曹威的伯父又是周幼青重用的,若此事果然有什麼齷齪倒還罷了,算是為朝廷除害;但如果曹威一家是無辜的,又或者足利本人的奸計尚未來得及實施,後期證據不足就很棘手。
縱然金暉行事放肆,此時也不得不有所顧忌。
一旦鬧不好,就等於打皇帝本人的臉。
他需要有人兜底。
秦放鶴不一樣,跟所有人都不一樣。
農研所為他一手所創,之後也有相當漫長的一段時間內完全聽命於他本人,整個農研所內外,上到周幼青,下到看大門的,都對秦放鶴有著超乎常人的信任和包容。
所以一查到這裡,金暉就立刻叫停,馬不停蹄跑來找秦放鶴商議。
秦放鶴明白他的顧慮,「明日我會如實上報陛下,此事你不必再管了。」
除此之外,他需要親自跟那姓曹的官員本人談一談。
分別之際,秦放鶴叫住金暉,「各國使者已經陸續入宮面聖,若此事繼續,足利很可能會儘快回國。」
一旦打草驚蛇,能不能捉住他本人倒沒什麼要緊的,只怕短時間內很難再有名正言順對倭國下手的機會。
金暉雙眼微眯,抬手做了個下切的動作。
趙沛看見,忍不住說:「兩軍交戰尚不斬來使,他是倭國足利年輕一代的佼佼者,身份非同等閒,若無緣無故貿然動手,只怕被對方拿住把柄,於我朝不利。」
這些年大祿雖屢屢對外用兵,但無一不是師出有名,總得有個正經由頭才好。
「會有的。」秦放鶴微笑,成竹在胸。
這是我朝領土,要什麼,就會有什麼。
第284章 唯吾獨尊(二)
「等會兒見了閣老,莫要失禮,」一大早,曹恬便帶著侄兒候在茶肆外,口中兀自絮叨著,「多看多做,多聽少問……」
曹威哎了聲,順勢往外頭的大道上瞄了眼,緊接著便被伯父扳正身體,抬手撫了撫衣襟,順了順帽纓。
「伯父,」看著近在咫尺的伯父微微顫抖的手,曹威忽然覺得有點口乾,「閣老怎會想起見我?」
他不過區區太學農科的學生,既無過人才華,也無顯赫家世,閣老又怎麼知道自己的名諱呢?
曹恬倒是猜過,但總覺得這樣的答案由自己說出口,未免太過驕矜了些,不夠謙遜,故而含糊道:「閣老深謀遠慮,心思豈是你我能揣度的……」
說話間,一架馬車緩緩駛來。稍後馬車停穩,車夫放下腳凳,便從車廂裡走下來一位四十來歲的中年文士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