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地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44頁,大國小鮮[科舉],少地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那二人領命而去。
走著走著,其中一人不由嘆道:「咱們也算撞大運了,遇上這麼個不吃獨食不貪功的上司。」
原本這位秦侍郎來時,工部上下都有些不大服氣,可日子久了就發現,人家年紀雖輕,辦事卻老練,為人處世硬是要的。
漸漸地,那些成見也就沒了。
「嗨,你我一個月不過幾兩養家銀子,倒感念起人家手指頭縫兒裡漏的這些來。」另一人卻笑得不以為意,「再說堂堂三品大員,難不成還會親手做這些髒活兒?終究要派給你我。」
「你這話就不對了,」最初說話那人卻道,「一碼歸一碼,做這個本就是你我職責,難不成換別的官兒,你就能不做了?再說了,以前火器營也不是沒功勞,可曾落在你我這些蝦兵蟹將頭上?縱然有天大的好處,還不都是上頭那些大人們分了去,如今秦侍郎卻願意帶咱們面聖,只這一點,我就服他!」
鐵打的工部,流水的匠人,一批又一批,又有幾人曾得到過面聖的殊榮?
做人得有良心,不能把人家對你的好視作當然。
另一人聽了一怔,面上就有些熱辣辣的,「這倒也是……」
原本這法兒就是人家想出來的,願意分功,是人家大氣;就算不分,你不也得老實做活兒麼!
你呀你,真是……
他們兩個改道直奔火器營,秦放鶴卻要徑直出宮,與太子順路,既然知道太子來了,便要有君臣之分,不好走在前面佯裝不知。
於是秦放鶴稍稍放慢了腳步,退到路邊,請太子先行。
「不必多禮,」太子伸手虛扶,「倒是孤有頗多想要請教的。」
「不敢,太子儘管問,臣定然知無不言。」
要不怎麼說人都需要適當的鼓勵呢,自從天元帝公開表達了對太子監國的肯定後,太子整個人看上去都自信、舒展多了。
太子一開口,秦放鶴就知道太子時真的用心學了,而不是胡亂找話頭。
「孤在想,此物若成,是否也可用於別處?譬如交趾等國?」
「殿下想得不錯,」秦放鶴笑道,「區別只在重量,大差不差。只是目前看來,交趾恐怕暫時用不到……」
埋雷,說白了就是陰謀,就是設伏,從理論上來說,往往要選在己方比較熟悉的地段上。
蒙古雖然也是別國,但多有平整開闊的地面,註定了敵方很難提前埋伏、偷襲,而大祿軍隊去了,也能在極短時間內掌握當地情況,非常方便埋雷、佈局。
但交趾不同。
植被、河流多的熱帶、亞熱帶國家以叢林戰為主,那些地方地形地勢、水文特徵極其複雜,又多毒蟲野獸,指不定哪棵樹的樹冠裡就藏著敵人、哪個水窩窩裡就埋著削尖的竹排……別國將士去了,光適應就很難,根本沒有多少餘力再去埋雷陰人。
退一萬步講,就算埋了,我方對戰場環境的瞭解程度遠不如對方,很有可能非但不能將敵人引入埋伏圈,反而會誤傷己方,甚至中了他人埋伏。
像那種狹窄的空間,火炮、手雷等投擲類也不行,因為植被茂盛,遮擋太多,容易誤傷不說,攜帶造成的損耗也大於收穫。
「那火銃呢?」太子又問。
秦放鶴搖頭,「叢林濕氣大,現階段的火銃彈藥非常容易受潮……」
「這麼說來,只能依靠步兵了。」太子嘆道。
「雲貴那邊便常年訓練著這樣一批特殊的將士,」秦放鶴邊走邊說,「他們在平地上的戰鬥力或許不如尋常步兵,但一進入山林,就好像回到老家……」
當然,若兩軍長期對壘,我方軍隊徹底摸清並控制了部分地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