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地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31頁,大國小鮮[科舉],少地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所有人都很緊張,因為花了太多時間和金錢,萬一最後測試出來不能用,都不用政敵攻訐,這群人就得原地把自己吊死。
所幸結果是好的,遇見的一點小問題,也馬上修補了。
九次測試結束後,盧實正式宣佈,直遼鐵路可通行,眾人原地歡呼!老淚縱橫。
為了這個,許多人已經兩三年沒見家人了。
所有人都知道,這項堪比神跡的工程勢必會載入史冊,而他們這群人,往後的千千萬萬年也將隨豐碑一起,雖死而永存!
摺子遞上去之後,據說天元帝高興得一宿沒睡,次日上朝還極度亢奮,大讚工研所能幹。
眾朝臣表面恭賀,實則心思各異。
有人難免有點酸,他孃的,這麼多銀子扔進去,換我,我也行!
但以禮部尚書柳文韜為代表的許多人已經在考慮下個問題:
陛下說十月會親自去主持開動儀式,我能有幸跟去嗎?
此事如此重大,據說當日邸報會連夜印刷,迅速傳遍全國,而史書上也必然有所記載。
想想吧,天元四十一年十月某日,天元帝親自登臨人類史上第一臺蒸汽機車,隨行的大臣有首輔董春等等。
多麼氣派!
只要能跟著去,族譜都夠格單獨另開一本!
這個「等等」,就很有搞頭啊!
柳文韜率先向董春發起旁敲側擊,「閣老,您看上回車頭問世,我便無緣得見,如今……這幾年國外屢屢來朝,倘或來日使團問起,我這個禮部尚書卻一無所知,未免有點不像話。」
董春是首輔,又管著戶部,主事的還是他親徒孫,說句不中聽的,天元帝不去他也要去,至少去看看這麼多銀子扔進去,到底得出個什麼來。
「定春啊,」如今董春就非常氣定神閒,越發從容了,「我明白你的意思,不過此事需得陛下拍板。」
柳文韜就笑,「那是自然,那是自然,不過若得閣老您美言幾句……」
不是說可載重數萬斤嗎?也不差我一個啊!我還不到兩百斤!
讓我去!
「太子監國,自然也要留人守家,」董春聽了,但什麼都不應承,「此事非陛下心腹、朝廷肱骨不可為。定春,你我身為人臣,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如何能有這般挑肥揀瘦的念頭?不好,不好啊。」
天元四十一年十月十九,大吉,諸事皆宜。
天元帝率以首輔董春、次輔胡靖,閣員兼工部尚書杜宇威、禮部尚書柳文韜、歐陽青為首的一班臣子前往東北大營車站,舉行剪綵儀式。
同行的還有秦放鶴及工研所眾人、翰林院和國子監代表等。
太子與一干留守臣子送行。
望著漸漸遠去的車隊,失落之餘,太子更多地感受到了興奮和緊張。
這是他成為太子後第一次獨立監國,是考驗,也是機遇。
「殿下,風大,該回去了。」宋琦上前說。
太子最後看了一眼車仗,「好。」
前往東北大營的路上,柳文韜難掩激動,本就善於捧哏的他越發嫻熟,竟還臨場做了一篇相當不錯的賦,辭藻華美、氣象恢弘,眾人都誇好。
蒸汽機車首次出行,除一干高層和隨行護衛之外,後面十多截車廂內滿載糧種、兵械、糧草等物,重達三萬五千多斤。
運抵白雲港後,這些物資將被分成兩份,分別走旱路和水路運往遼北和駐紮南北漢城的軍隊,用作戰後重建。
在今後相當漫長的一段時間內,蒸汽機車都不會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