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地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34頁,大國小鮮[科舉],少地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又叫了盧實和高程上前,問他們若以工研所研發中的巨型鐵船做載具,一次可帶多少水師?
眾人正說得熱火朝天,忽聽秦放鶴幽幽來了句,「或許有一天,我大祿的炮彈能從這裡直接打到倭國,就不必水師遠渡了。」
討論聲戛然而止。
杜宇威搖頭失笑。
年輕人就是敢想啊。
柳文韜倒是極度膨脹了,老臉上滿是亢奮的潮紅,花白的鬍鬚在海風中狂亂飛舞,糊了滿臉。
過去一天的全新經歷顯然給老頭兒開啟了一扇新門,晨風凜冽中,就聽到他蒼老的聲音嘶吼,「在此之前,誰又能想到幾萬斤重的鐵車不用人畜拉動就能跑得飛快呢?如今不也在眼前?或許有朝一日,秦侍郎所說之神器……」
隔海打他孃的!
你們真沒出息,我就敢想!
想想又不犯法!
眾人順著一想,嗯,那倒也是。
然後一群老頭兒瞬間發散思維,都覺得挺美。
若果然如此,堪為天人之技也。
天元帝也是心潮澎湃,又說起正準備修建的第二條鐵路,「從北直隸到遼西,嗯,來日再到蒙古境內……」
鐵路所到之處,皆是我國疆域!
但作為理智掛的鷹派,秦放鶴還是選擇適當時候潑冷水,「陛下,以如今的技術,蒙古南部倒也罷了,太北的地方,修建鐵路仍有些艱難。」
最大的難關就是凍土!
現在的大祿疆域之內,完全沒有凍土,除了不具備成熟的開鑿隧道的技術,需要繞路外,整體修建難度還是比較低的。
但如果日後真的打下遼寧以北的大片黑土地,還有遼闊的蒙古北部,就不得不考慮凍土層的影響。
最現實的情況就是,在未來相當漫長的一段時間內,最北部地區仍要依靠畜力。
因為凍土層這玩意兒,以現在的科技水平,真的很難攻關!
此言一出,頓時冷場。
胡靖瞬間急了,「那這不是廢了麼!」
秦放鶴啼笑皆非道:「閣老息怒,這世上風土人情千變萬化,原本就沒有以一對萬的道理。況且車到山前必有路,真到了那會兒,咱們慢慢琢磨也就是了。」
那倒也是。
胡靖張張嘴,還是忍不住跺腳,「多可惜啊!」
原本以為能憑藉此物橫掃寰宇呢!
高程見不得有人說鐵路的壞話,哪怕閣老也不行,於是非常膽大包天地來了句,「哪怕修不到最北,如今大祿也鮮有敵手!」
胡靖一怔,倒是頗有幾分欣賞地打量他幾眼,「膽子不錯。」
高程不卑不亢,「閣老謬讚。」
若論膽量,工研所的人稱第二,就沒人敢說第一,他們是真不怕死啊。
天元帝帶頭笑了一回,倒沒有強人所難,只當眾勉勵了盧實和高程一番,又問起蒸汽磨坊和蒸汽織造機的事,然後倆人就一起看向秦放鶴。
秦放鶴坦然道:「是微臣喊停的。」
那兩樣的難度其實不算高,但現在不是時候。
如今的糧食產量依舊很低,貿然在各個領域推動機械化,就好比五百米的距離開蘭博基尼,完全沒必要。
而且生產效率的驟然提升,勢必會造成底層百姓大規模失業,這些人一旦喪失穩定的收入來源,必然引發社會動盪。
一切的一切,糧食才是基礎。
在全面推廣玉米,實現糧食產量穩定、連年增收之前,秦放鶴會盡一切力量阻止機械化面世。
眾人聽罷,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