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地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15頁,大國小鮮[科舉],少地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是一場大自然孕育的奇蹟,需要非常非常多的巧合。
首先鳥類腸道很短,都是邊飛邊拉,所以必須確保這只鳥遷徙之前剛吃了健康完整的上好玉米粒,然後它在飛行途中因為某種特殊原因沒有排洩,或者說沒有完全排洩。
不過這種可能性比較小,最大的可能應該是排洩到了自己或同類身上,種子得以保全。
在候鳥成功將玉米種子帶到歐洲大陸後,落地點又有足夠肥沃的土壤,足夠多的陽光和雨露,讓那寥寥幾粒,甚至碩果僅存的一粒玉米種子能夠順利萌芽、紮根、成長、授粉、孕育。
而在此過程中,玉米苗也非常完美地避開了所有的野獸和人類的侵害,得以倖存、結果。
然後又在結果之後,這孤零零的小玉米棒子終於被人類發現,並當做種子採集,之後兜兜轉轉,趕在種子死亡之前,又順利地到了大祿船隊收集種子的人手中……
最後,它們成功在全然陌生的土壤上生根,發芽,在異國他鄉長大。
中間這麼多環節,但凡有一點差錯,都不會有現在的意外之喜。
毫無疑問,這是一場自然、動物和人類跨越了國界,攜手天空、陸地和海洋共同孕育的生命奇蹟。
何其震撼,又何其浪漫!
倘或足夠幸運,這場浪漫或許會助力盛世!
聽著秦放鶴的描述,周幼青的表情中充滿震撼,久久回不過神,「你的意思是有一種鳥,跨越了千里萬裡、茫茫大海,將故鄉的種子帶去了,去了很遠的地方?」
秦放鶴點頭,「很遠,或許比從瓊州到遼寧,從雲南到倭國還要遠。」
周幼青張了張嘴,感受著腔子裡迅速瀰漫起某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動和震撼。
這些情緒不斷髮酵、聚集,最終堆積到喉間,化作一聲長嘆,「這可真是……神跡。」
此時再看那幾株叫玉米的其貌不揚的小苗,周幼青頓時大為改觀。
這可是遙遠的異國來客呀!
秦放鶴深有同感,又不禁發散思維,可能歐洲部分地區早已有了玉米的影子,只是數量稀少,要麼不等人類發現就已死去,要麼人類發現了,但奈何這玩意兒自然成熟後太硬,搗都搗不爛,煮也煮不熟,簡直無法入口,故而被無視被拋棄。
但無論如何,接下來的幾年中,這幾棵小苗苗就是農研所的鎮所之寶!
周幼青當場立下軍令狀,「我親自照看,苗在人在,苗亡……」
秦放鶴趕緊打斷,「那倒也不必。」
周幼青不聽,大有萬一哪天幼苗夭折,老夫當場吊死的架勢。
若能創造奇蹟,名垂青史,只怕就在今朝了!
「如此大事,是否要報至陛下處?」
「先不急,」秦放鶴搖搖頭,「一來能不能順利長大暫未知曉,二來,成功結果之前,一切皆有可能,萬一是空歡喜……先等等吧。」
另外,他也怕有心人蓄意破壞,眼下還是低調些的好。
臨近晌午,周幼青索性留秦放鶴用飯,「這裡別的倒罷了,唯獨菜蔬糧米多些,我記得你愛吃乾菜,這是去歲晾的扁豆乾子,肉炒極香。」
除了培育糧食良種,這兩年農研所也試著用秦放鶴說的方法搞果蔬嫁接,初見成效,同時也誕生了許多醜得別出心裁的果實,非常有創意,都拿來吃了。
還有茄子條,加了豆醬和肉沫燉得稀爛,不大好看,但油汪汪鹽津津特別香。
另有艮啾啾的蘿蔔條兒小菜,很有嚼頭,秦放鶴果然就著幾樣菜乾子吃了一大碗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