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地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09頁,大國小鮮[科舉],少地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倒也是。
這位孔先生是天元三十二年來的,乃是第一批正式常駐高麗的大祿名門之後,當時尚未成親,到來之後高麗皇帝親自保媒,為其迎娶高麗貴族美女,如今兒子都三歲了。
人嘛,哪裡有家人哪裡就是家。
這麼多年下來,就算是塊石頭也捂熱了。哪怕他不看重妻子,難道還能不要兒子?
若非有家室牽絆,高麗眾人也不可能如此信賴、看重孔先生。
待眾人情緒稍稍平緩,孔先生才繼續道:「並非我顧惜援軍性命,打仗麼,死人是常有的,況且陛下是我的學生,我視陛下如半子,自然也該為他考慮。只是若以大祿軍隊為前鋒,一來,即便此番若能得勝,功勞也是大祿的,卻將高麗猛士置於何地?」
聽到這裡,眾朝臣的臉上多少有點訕訕的。
不過臉皮這種東西,要不要都行……
緊接著,孔先生又環顧眾人,「二來,不怕與諸位說句掏心窩子的話,大祿自上到下,都是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主兒,此番若居首功,高麗可付得起代價?」
他親口承認大祿貪婪,尤其具有說服力。
眾人一聽,驟然變色。
是啊,請大祿那是真燒錢。若非北蠻聯軍長驅直入,都城開京城岌岌可危,還真不敢開這個口。
這還沒打完呢,國庫就被霍霍得不像樣子,萬一真奪得大功……前頭送出去的十多座城池、港口還沒收回來呢!
只怕到那個時候,這兩萬五千尊大佛就送不走了。
與賣國何異!
殿內立刻響起嗡嗡的議論聲。
眼見孔先生三言兩語便挑撥見效,李仁大急,「萬萬不可呀陛下!」
話音未落,卻有同在文班的李潤斜著眼睛看過來,意味深長道:「輔政王如何這般急切?是否,另有所圖啊?」
二人雖然都姓李,卻不是一個源頭,彼此爭權奪利十分嚴重。
原本這李潤勢弱,高麗朝野也想有人牽制李仁,於是便提議將李潤之女嫁與孔先生。
孔氏聲名遠播,婚事一成,李潤搖身一變成了天朝孔聖後裔的老丈人,身份、地位扶搖直上,短短几年就成了可以與李仁相抗衡的另一支力量。
「休要汙我清白!」李仁大怒。
李潤卻不與他爭論,轉而向王禹泣道:「陛下,陛下得天人教導,實乃不世明君,孰忠孰奸,還請陛下明辨啊!輔政王所言,看似替我高麗儲存實力,可對北蠻聯軍之大患不亞於隔靴搔癢,只是激怒,新仇加舊恨,賊人三年之內必將捲土重來!可若一鼓作氣重創,或許短期代價慘重,然百姓便如野草,生生不息,一二十年之內又可再生也,何愁無衛國者?」
說著,他撲倒在地,涕淚橫流,悲痛至極,令人聞之落淚。
當下朝中便分作兩撥,吵得不可開交。
王禹頭痛欲裂,大呼退朝。
可紙包不住火,短短几天之後,李仁提議讓援軍衝鋒的訊息就傳到前線。
據說主帥歐陽青大怒,當場大罵,「我一心為爾等,豎子安敢叫我兒郎做填旋?!」
遂怠戰,閉關不出。
北蠻聯軍見狀,組織衝鋒突圍,無奈之下,高麗軍只好自己上。又因無人配合,被打了個措手不及,損失慘重。
訊息傳回開京城,王禹並眾朝臣難免又怪李仁多事。
李潤連夜孤身進宮,一再勸告王禹,「大祿非良善易與之輩,高高在上,胃口極大,若惹怒了他們,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來日復又至矣!長此以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