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地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12頁,大國小鮮[科舉],少地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傅芝則開始與孔姿源交接,並著手準備原高麗,如今的新生兩省教化。
天元三十九年四月,歐陽青和孔姿源分別與前來接應的文武官員交割完畢,正式凱旋。
各色犒賞自不必說,真可謂舉國歡騰,而秦放鶴也終於見到了好友那位背井離鄉多年的無間道族兄。
孔姿源也只比孔姿清大兩個月,但他本是歌姬之子,出身尷尬,之前一直被打壓,不得出頭。
因孔老爺子急流勇退,孔姿清一支讓步吃了虧,或許是經歷的關係,孔姿清本人倒是跟這位堂哥關係不錯。
後來秦放鶴向天元帝進諫,意欲對外用兵,孔姿清私下便找到堂兄,給了他另一條路。
四月孟夏,時光正好,孔姿清親自與二人引薦了,各自落座。
堂兄弟倆確實有三分相似,只是孔姿源要比孔姿清略陰沉一點,「進京時我見路上頗有工事,卻是沒見過的樣子,聽無疑說,是秦侍郎的主意?」
秦放鶴笑道:「無疑乃我摯友,你是他的堂兄,咱們就算自家人,何必客氣來,客氣去,不若便以字號相稱。」
孔姿源下意識看了堂弟一眼。
老實講,孔家也好,高麗也罷,這麼多年他早已習慣了彎彎繞繞,冷不防遇上這麼個爽直的,一時有點不適應。
第205章 整理
交談中,秦放鶴非常詳細地解答了孔姿源的疑惑,「仍在建,究竟有何威力,五七年後或可見分曉。」
修鐵路不是什麼簡單活兒,現代社會尚需三幾年,更何況如今的科技和執行力。
絕大多數情況下,想像構思和實際操作完全是兩碼事,去年工研所實地考察後就發現,修鐵路的難度要比預想的高不少,許多實際操作前根本沒考慮過的問題接踵而至,資金短缺反而成了最容易解決的。
五年,七年,只是最樂觀的估算。
不過沒關係,正好可以趕上日後滅蒙、女真。
鐵蹄、鐵甲、鐵騎,終究比不過鐵器。
孔姿源聽得心馳神往,「若果有此神物,則我軍縱橫無忌!」
行軍打仗的難點很多,而前期最令人頭痛的就是趕路,不僅可能遭遇敵軍埋伏,且長期連續的疲憊也易引發傷病減員。
可有了這個什麼機車,無論去到哪裡都舒舒服服的,可謂以逸待勞。
試想一下,敵人以為我軍月餘才能到,到了之後起碼要休整三天,結果我軍半月就到了!到了之後立刻開打!
誰人能擋?
後續糧草、裝備,千斤、萬斤,都可以日夜不停運過去,若歐陽青將軍知道,恐怕夜裡都會笑醒。
這次會面非常流暢,流暢得近乎完美,以至於幾個時辰後道別時,三人都有些意猶未盡。
孔家兄弟目送秦放鶴離去,待他乘坐的馬車混入車水馬龍,孔姿源面上的笑意才漸漸隱去。
「此人……」他停頓了下,在豐富龐雜的知識儲備中努力篩選,試圖找出個不那麼尖銳的詞彙。
若與此人交惡,會很麻煩,非常非常麻煩。
「奸詐?狡猾?」孔姿清卻率先說,眼帶笑意。
孔姿源也笑了,「看來你們關係真的很好。」
官場之上,彼此阿諛逢迎、說好聽奉承話算不得什麼,但是能這麼毫無芥蒂「說壞話」的,證明他們完全不懼怕外界挑撥,是真好。
孔姿清毫不掩飾,「我與子歸也算相識於微末,如今算來,已經有近二十年了。」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人比他更瞭解秦放鶴,也沒有誰比秦放鶴更相信他。
「你很幸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