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地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4頁,大國小鮮[科舉],少地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補了覺,次日醒來時,依舊精神。
代表考試開始的號炮響過,考卷和答題用紙便發了下來。
秦放鶴仔細看過,乃是四書兩題,論史一則,指定韻的詩一首。
答題用紙有且只有一份,禁止汙損,甚至就連修改錯字的字數也有規定,超過了就要被判失效,極其考驗考生的心理素質和下筆穩定性。
秦放鶴在心裡將題目迅速過了遍,一邊打著草稿,一邊還能替同來的學子們惋惜:光這一道論史的題目,應該就能刷下來不少人。
時下史學以《史記》為主,餘者為輔,該題卻出自二十四史中的《陳書》,講的是南朝陳史的故事,本就是其中相對來說比較偏的一本,而取的題目更是刁鑽,涉及到冷門的人物,平時多不為人重視。
公里公道地說,這道題屬實過偏。
但《陳書》也確實在考試範圍之內,選題的篇目又實在不算超綱……
若真要怪,就只能怪考生們掌握知識不夠全面。
一般來講,逢此大考時,考官們多以中庸為主,不大會劍走偏鋒,故而單從這一道題目,便可窺見一絲端倪:
此番的主考官恐非老成持重一派。
不一定年輕,但個別行事時難免有些偏激,甚至喜歡挑刺兒、出風頭,以此展示自己的權威……
這麼想著,秦放鶴就在腦子裡把所剩無幾的幾位主考官候選人又過了遍,基本八九不離十。
確定主考官身份後,一切難題便都迎刃而解了。
四道題目,乍一看,主觀、客觀各半,但實際上,兩道四書題也要擴充套件做文章,結合前朝故事以論當下。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