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地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2頁,大國小鮮[科舉],少地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個小山村出來的窮孩子,竟能以一己之力掛連上本地知縣、知府,結交到官宦、富商的後代,這就是他自己的人脈。
他甚至還能養活自己!
這種能力相當恐怖,隨著他的前行必然幾何倍數增長,直接導致孔老爺子所能提供的另一種便利也變得不那麼優越。
而最關鍵的保駕護航,對孔老爺子而言,前期投入,後期產出,這是一項相當漫長,但回報率也足夠高的投資。
可是站在秦放鶴的立場,這項合作從一開始就是雙刃劍,在前期甚至弊大於利。
誠然,孔家會成為自己的保護傘,可同樣的,也會成為另一部分人眼中的靶子,憑空樹敵。
鄉試之前是秦放鶴給自己制定的蓄力階段,中舉之前他其實不會引起太多關注,自然也不會有多少危險。
即便有,也能自己化解。
便如此次墜馬,孔姿清的出手秦放鶴自然感動,但不可否認的是,即便沒有孔姿清,周縣令和方知府也會幫自己擺平。
這就是他的底氣。
但如果拜入孔氏門下,情況就截然不同。
孔這個姓氏,註定了孔老爺子低調不起來,一旦收徒,某些暗處的躁動就會擺到明面上,讓秦放鶴尚未出頭就被人盯上。
孔老爺子為何帶著最有潛力的孫子遠離京城?
說白了就是避險!
既然如此,秦放鶴為什麼還要主動往上湊?
孔老爺子會是一位很好的老師,但世上沒有比他更合適的了嗎?
有!
大機率有!
但絕不在清河府。
而最妙的地方就在於,秦放鶴恰恰就具備自己走出清河府的能力!
所以綜合起來看,對秦放鶴而言,拜師孔老爺子是條好出路,但未必是最好的。
他完全可以走得再遠一點再做打算。
而孔老爺子也非常清楚地感受到他的這種想法,乾脆就不提了。
牛不喝水強按頭,沒意思,老頭兒也有自己的驕傲和底氣。
如果孔姿清不問,秦放鶴可能一輩子都不會說,但既然問了,他還真就一點點掰碎了講給他聽。
在開口之前,孔姿清想過真正原因會很複雜。
但沒料到如此複雜。
良久,他才說:「我以為你想做孤臣。」
他的聲音有些乾澀,似久未進水的旅人。
「世上沒有真正的孤臣。」秦放鶴大聲笑起來。
人是群體性動物,這一前提就註定了要抱團,沒人能例外。
上輩子秦放鶴也曾有過這種天真的想法,想著我才不跟你們同流合汙,拉幫結派別找我。
然而很快他就意識到自己的天真和可笑。
有人拉攏你,至少能證明你還有點價值,哪怕是被利用的價值。
而一旦真的無人問津,就證明你早就出局了,要麼離開,要麼死去。
人生在世,哪怕他沒有父母親朋,活了那麼多年,總該有幾個關係親近的鄉鄰、同窗,若連這些都沒有,就意味著無人可信。
這非常可怕。
因為更深一步就意味著,官場上你孤立無援,沒人會為你承擔風險去做任何事。
你固然可以拋棄任何人,而同樣的,任何人也能在任何情況下拋棄你背叛你……
誠然,後人縱觀歷史時可能會看到史官如此描寫某些人:
孤臣,直臣,忠臣。
說來有些滑稽,這些甚至可以被歸結為人設的字眼,其實是功成名就的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