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地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頁,大國小鮮[科舉],少地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很暖和,暖和得秦放鶴心口都燙了。

面對秦放鶴的感謝,村民們卻都一副理所應當的樣子,甚至有點對方太見外的羞惱。

這難道不是再尋常不過的事嗎?

就像野外族群遷徙中,成年巨獸發現了孤苦無依的可憐小獸,哪怕出於一種本能,也要協力將其撫養長大。

誰也沒想過回報。

看著離去的村民,抑或說是長輩們的背影,秦放鶴就想,這輩子他或許無緣父母親情,但整個村子的人又何嘗不是親人?

他會用心銘記,來日十倍百倍償還。

接下來的幾天,秦放鶴的生活迅速規律起來:

每日早起一個雞蛋,一小碗雜糧麵糊糊。

家裡還剩一點豬油,細膩如膏,潔白如雪,正好應付小小少年三不五時泛濫的饞蟲:偶爾挖一點在鍋底暈開,再打雞蛋時,便能得到一個漂亮的金燦燦的焦圈兒。

拿走雞蛋的鍋底不用刷,借著鍋壁上粘的一點油花下雜糧糊糊,整碗都能嘗到葷腥兒,簡直跟吃肉似的,美極了。

簡單用過飯,用秀蘭嬸子送的麩糠餵雞,待到飯食穩穩落下,正好打太極,額頭見汗便停。

初時他身子弱,才到野馬分鬃便覺渾身酸軟,少不得量力而行。

等身體熱起來,通體舒泰,腦子也靈光,正好練字,熟悉四書五經。

世人皆以為寫毛筆字風雅,而真正練過字的人才會明白,這其實也算體力活。

懸腕,提筆,運筆,又要身體端正,沒一會兒功夫,身上就痠痛起來,架筆的手指內側更是磨得紅腫發疼。

為了來日能夠真正舉重若輕,揮灑自如,有的人甚至還會故意在手腕上懸掛重物,專為練腕力。

原身早年就在秦父的教導下學過「官文」,也就是科舉考試硬性要求的官方字型,但筆力尚淺,還很稚嫩。

這會兒手累了發起抖來,越發橫不平,豎不直,彎彎曲曲蚯蚓也似。

寫到最後,秦放鶴自己都笑起來。

技巧可以繼承沿襲,體力上的差距卻無法一口氣彌補。

罷了,急不得,練字畢竟是日復一日的水磨功夫。

單看前半截體力充沛時寫的字跡,倒還不錯,甚至結合了秦放鶴本人的理解之後,還多出幾分克制的凌厲,顯出一點年輕人特有的生氣和衝勁兒。

但還不夠。

出名要趁早,如何出名?

他無過人家世,更無潑天富貴,能利用的只有自己,只有那顆頭腦和上輩子以命相搏換來的經驗教訓。

秦放鶴查過,大祿建國以來最年輕的秀才是十二歲,他決意創造新的紀錄。

世上從來就不乏天才,莫說小小秀才,便是舉人、進士,乃至狀元又如何?左不過三年一個罷了。

要麼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好到令上位者過目難忘。

自古以來,人才的數量和質量都被視為衡量國運和君主賢明與否的標杆之一,令人遺憾的是,大祿朝建國至今,尚未有一人連中三元!

這正是秦放鶴的目標。

別人的遺憾,恰恰就是他可以利用的機會!

現在的他剛滿九歲,身體很弱,四書五經也不夠通達,正好休養生息一二年。

若十歲下場,次年再準備一年,便是三年一次的縣試、鄉試、會試連軸轉,一氣呵成。

科舉成本太高,穿過來的時機也不夠早,沒留給秦放鶴多少容錯的機會。

最晚十一歲,他必須下場,誓要一擊即中。

十二歲的秀才麼?

那麼,十一歲,甚至是十歲的案首又當如何?

一想到這裡,秦放鶴就充滿幹勁,渾身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當女配手握劇本

熱到昏厥

晚唐浮生

孤獨麥客

淪陷非難[娛樂圈]

泡又魚

獸世重生記

紅色曼陀羅

[暮光之城同人]盡途

毒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