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遇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五十七章 建交,大明國師,西湖遇雨,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方的出海口,就這樣,在大明的干預下,從永樂四年開始,帖木兒汗國的內戰陷入了僵局,三方誰也奈何不了誰,於是帖木兒一手建立的這個龐大帝國在他死後事實上和名義上的分裂就都形成了。

――――――

黃昏的餘暉灑在南京皇宮的金瓦紅牆上,為這座雄偉的皇宮鍍上了一層金色的光輝。

朱棣端坐在書房中,他的神情有些複雜,看得出相當糾結。

對於朱棣來說,完成了與帖木兒汗國的和解,卻並沒有能讓他高興起來。

朱棣這次回到南京,並沒有帶很多軍隊,京營的主力還是留在了北方。

因為北直隸的建設同樣需要這些士兵,朱棣在明面上給出的邏輯很簡單,他不打算養閒人,這麼多士卒閒著也是閒著,不如修橋鋪路去,就當訓練了,來發洩他們使不完的力氣。

可實際上,朱棣把軍隊留在北方,卻是存了一份私心。

因為自從出征歸來,朱棣的心中就一直盤旋著一個問題:到底是立擅長政務的長子朱高熾為儲君,還是立驍勇善戰且他更喜歡的次子朱高煦為儲君?

這個問題如同一把雙刃劍,無論他如何抉擇,都註定會傷害到其中一個兒子。

朱高熾,溫和有禮,沉穩大氣,自少年時便展現出過人的政務才能,他處理朝政得心應手,深受文臣們的擁戴。

而朱高煦,雖然性格暴烈,但卻勇武無雙,曾在戰場上屢立奇功,是朱棣心中的驕傲,也是朱棣認為最像自己的兒子。

之前約定的期限,即便是加上因為戰爭而推遲的時間,馬上也要到了,朱棣到了必須要做出抉擇的時候了。

朱棣閉上眼睛,他的腦海中浮現出兩個兒子的身影,他們各自的優點和缺點如同兩面鏡子,反射出他內心深處的掙扎與矛盾。

南直隸和北直隸的建設進度,朱棣已經看了。

按照約定,南直隸的建設到時間了以後,各項資料就被記錄在案,隨後截止了。

南直隸這些年的發展,不可謂不好。

也正是因為如此,朱高煦帶領的北直隸,各項資料哪怕有著動態平衡的演算法,還是沒有太高的勝算,因為留給朱高煦的時間,已經不太多了北征和防禦帖木兒遠征,雖然把時間額外補了一些以示公平,但這段時間其實理論上都在發展,所以並沒有補太多,幾個月的工夫,北直隸哪怕加上動態平衡的乘數,也很難超越南直隸這幾年的跨越式發展。

朱棣其實很清楚,作為皇帝他應該選擇那個更能夠承擔起國家重任的兒子。

但是作為父親,他又如何能夠割捨對另一個兒子的深深喜愛呢?….

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朱棣的內心依然如同一團亂麻,他睜開眼睛,看著窗外逐漸暗淡的天空,深深地嘆了口氣。

這不是什麼別的決定,這是儲君大位。

儲君以後不一定都會成為皇帝,因為廢太子這種事情在歷史上實在是為數甚多,但不管怎麼說,這都是關乎國本的大事。

這個決定註定會改變兩個兒子的命運,也會影響到整個大明王朝的未來,朱棣必須慎重考慮,不能有任何的疏忽。

然而,無論朱棣坐在書房裡如何努力地去思考和分析,他的內心始終無法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

這種糾結,讓哪怕精力充沛如朱棣,也感到有些疲憊,輕微的無助感讓他彷彿陷入了一個無法逃脫的漩渦之中。

夜色如墨,深沉且靜謐,皇宮內的燈火在初夏的暖風中搖曳,彷彿也感受到了朱棣內心的波瀾。

朱棣從座位上站起來,獨自站在書房的窗前,目光穿透漆黑的夜幕,望向遙遠而深邃的星空,試圖從那裡尋找一絲指引。

他的內心猶如戰場,兩種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妙齡王妃要休夫

慕南

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沒了!

喲吼吼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