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遇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七十八章 鑰匙,大明國師,西湖遇雨,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因此在姜星火前世,很多論壇上也譏笑正是灌鋼法的大規模使用,才讓華夏的武器,出現了類似於“考古式修仙”一樣的“考古式寶刃”,也就是說,在宋代以後,都是時間越往前的武器,質量就越好,唐刀更是成為絕唱。

而北方的異族,也大多開始了在冶煉產品的質量上,開始超越漢人,譬如遼金夏元的馬甲、扎甲、刀槍,普遍比大宋的質量要好。

只能說,在大多數條件下,數量和質量不能兼得吧。

至於說滲碳.《天工開物》就記載了制針時固體滲碳熱處理工藝:針抽絲,剪斷,搓好後入釜慢火炒熟,炒後用松木、木炭作為滲碳劑,豆豉作催化劑,在土末的密封下,進行固體滲炭。

這東西其實跟往泥巴里戳根木棍,是一個原理,只能說治標不治本,透過這種辦法獲得的鋼材,算是勉強達標,但要說效能多好,那也不用指望。

當然了,不光是鋼鐵冶煉工藝的原因,其中也有燃料的因素在裡面,宋代以前基本都是用木炭的,而宋代以後則是以煤炭為主,煤炭能讓鋼鐵產量快速增加,但卻會影響質量,因為華夏的鐵礦普遍質量就不好,煤炭也基本都是含有高磷高硫的,二者相加,產出的鋼鐵質量降低是必然的。

日本人則一直堅持著用木炭鍊鐵,除了日本森林覆蓋率高的原因,那就是日本不需要跟華夏同比例的鋼鐵產量,他們的鋼鐵是裝備精銳的,而不是像華夏這樣動不動就要給以十萬計的部隊進行裝備,所以日本人的披甲率也不高。

“所以方才你想要提高爐溫,目的是為何?”姜星火看完這些,最終問道。

胡元澄實話實說道:“找到能高效率出鋼鐵的辦法,現在的炮都是用銅鑄的,不是長久之計。”

姜星火聽罷點了點頭,看來胡元澄也意識到了問題所在。

事實上,明代是中國火炮技術發展的轉折點,在明初和明初以前,中國的火炮技術依然領先於世界,但在短短的一二百年裡,就開始大幅落後於世界了,在明朝的中後期,不僅要從安南和魯密(指奧斯曼土耳其)進口火銃,更是要從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手裡進口大炮。

這裡面有兩個主要原因,其一是剛才說的,由於華夏儲藏的鐵礦石品位不太行,所以冶煉出來的鑄鐵非常脆,是很不適合作為火銃或大炮的發射管的,如果用料薄了,很容易就會發生炸膛,而如果厚了,那就會嚴重影響武器效能。

其二就是林業資源日益枯竭,給百姓使用還湊合,但要是想要大規模鍊鐵,那就只能用煤炭,可華夏的煤炭基本都是高磷高硫的,而含硫太多的鐵管很脆很容易炸裂,這就使得在本就容易炸膛的鐵,在經過高硫煤的冶煉後,更加容易炸膛。

因此,採用青銅來鑄炮,實在是明軍的無奈之舉。

要是有更容易獲得的鐵炮,誰願意拿青銅來鑄炮呢?

畢竟在這個時代,銅就是貨幣,就是財富,這才是真正字面意義上的“燒錢”。

如今物價通脹的這麼厲害,國家把銅拿來鑄錢都不夠,如果不是隻能用銅炮,姜星火是真的不想把大量的銅投入到鑄炮裡。

在姜星火的規劃裡,跨海徵日之前,必須要把寶鈔的貨幣價格穩定在4050原有幣值的區間裡,否則根本沒法執行換鈔,只要換鈔,整個國民經濟體系必定會崩潰。

而恢復寶鈔的幣值有兩種辦法。

第一種,是姜星火現在正在做的,也就是透過納鈔中鹽、發行國債等手段,回籠在市場上過度氾濫的寶鈔,減少寶鈔的總量這個道理很簡單,只要寶鈔的總量減少了,那麼寶鈔的幣值就上升了。

第二種,則是增加銅錢的供給總量,也就是讓作為錨定物的銅錢自我貶值,倒也不需要銅錢跟上之前寶鈔貶值的速度,那樣也會玩崩,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亞歷山大四世

季敏傑

殷商玄鳥傳

摟住油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