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遇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25章 登陸,大明國師,西湖遇雨,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江、迤江、富良江以為固。乃自三江府迤江南岸傘圓山,循富良江南岸東下至寧江,又於富良江北岸,循海潮江、希江、麻牢江,至盤灘困枚山,緣江樹柵。”
“多邦隘增築土城,規模巨大,而城柵相連巨百餘里,賊盡發江北諸府州民數十萬供給轉運,驅老幼婦女以填土石。”
“賊又於富良江南岸,緣江置水寨,盡取國中船艦列於水寨內,而諸江海口俱下扞木,以防攻擊,賊之東都守備亦嚴,時列象陣步隊於城柵內,賊眾水陸號七百萬。”
七百萬,也就逗個樂,全安南人口加起來都沒有七百萬。
但安南國把所有主力,也就是將近二十萬的戰兵、輔兵,以及數十萬民夫,沿著富良江嚴防死守,卻是毫無疑問的。
從軍報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來,安南人做的準備工作很足,富良江防線以諒山多邦城為核心,然後三條河流像是三條魷魚的爪子一樣甩出來,沿途到處都是防禦。
同時,安南人不僅堵塞了出海口,還在在多邦城以南建立規模巨大的水寨,把所有軍艦都集中在了一起,從而形成了絕對的水上優勢。
富良江可不是什麼小江小河,水面寬度和水流速度都相當驚人,入海口被堵塞,大明的水師無法溯江而上,而大明沒有治水權,二十萬大軍拿什麼渡江?
他指著姜星火手裡的匣子和剛才挑選出來的軍報。
“強攻富良江一線必然損失巨大,如果只是兵力上的損失,大明還能承受得起,但怕的就是拖延下去曠日持久徵安南是拖不得的。”
“是啊,徵安南是拖不得的。”
姜星火同樣意味莫名說道。
江南工場區的產能已經快要爆了,如果不能迅速拿下安南,把商品傾銷出去換回資金,對於戶部墊付的款子來說無疑是一個不小的壓力,而這種軍事與經濟迴圈交替的對外戰爭模式同樣也是一種新的嘗試,姜星火用自己一直以來積累的信譽做擔保才說服了朱棣,這時候是要見到成效的。
而對於朱棣來說,他的煩惱只多不少,也同樣不希望徵安南拖延下去。
畢竟帖木兒東征的威脅是始終存在的,就像是一柄懸在腦袋上的利刃一樣,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要落下.
兩人又翻了翻軍報,張輔和柳升等人的軍報,詳細介紹了新式武器、新式戰術在經歷第一次實戰後發揮的作用,看的倒是讓人心情愉悅了起來。
“我明白陛下的意思了。”
看完軍報,朱能主動說道:“京營軍改的事情,還有把海軍從水師裡劃撥出來的事情,我會在五軍都督府上提的。”
“如此最好不過。”
姜星火鬆了口氣,這人是真沒白救,如今丘福在管軍校這攤,而李景隆在南邊,徐輝祖在北邊,朱能是五軍都督府的話事人,有了朱能的承諾,接下來大明軍隊的火器化改革,以及大力發展海軍用以海外貿易、殖民的事情,就都有了著落。
在朱棣眼裡,所謂富國強兵,富國就是發展商業,提高國庫收入;強兵就是讓大明的軍隊戰鬥力更高,更能打仗而姜星火現在無疑就是在幫他辦這兩件事。
但在姜星火的視角看來則不盡然。
富國不是目的,只是手段,真正的目的是為了催生新的階層,推動歷史的發展;而強兵也同樣如此,新的武器技術也只是手段,目的是為了透過這些技術,來促使科學有進一步的實用性,能得到朝廷,尤其是大明軍方的支援。
畢竟第一次工業革命還有一個名字,叫做“蒸汽革命”。
而蒸汽機如果僅僅從商業角度來發展,那可就太慢了,要用於礦區抽水、紡織業。
但問題是姜星火進行的變法,是要考慮大明具體情況的,並不是盲目照搬,而大明的“具體情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