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咋就這麼難
狐影孤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3章 咋就這麼難,平凡的世界之孫家二娃,狐影孤航,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勞,但你也有你的作用。當俄不知道啊,你小子就是懶!”
“道聽途說,不足為信。俄冤啊!”
可人家根本不理會他。
“說說你想咋幹?”
“是這樣,老話說‘無農不穩,無工不富,無商不活’……”
“咦,這個說法好!你總結的?”
孫少傑哪敢承認。
“這些都是老話……”
“俄夠老了吧,怎沒聽說過?”
“您不是一直在打仗嘛……”
“好嘴啊!”
“還想不想聽?打斷別人說話,很不禮貌的。”
“好!好……你說,你說……”咬牙中。
“說到哪兒了?
看,忘了吧,都是您害的。”
“別耍了你,無農不穩……”
“噢……想起來了。這農村啊,一切都是建立在土地之上,土地是農業、農村、農民的根本,所以,這是關鍵。
俄聽說……上面有意思分地?”
“呵,訊息挺靈通啊!你有想法?”
“俄能有啥想法,只是這樣重要的事,最好三思而後行,弄不好就是百年遺憾,您老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啥意思?”
“五十年代,先分地而後合併,您老知道原因的吧?”
“嗯,內憂外患,不得不為。”
“那現在呢?恐怕分地說佔了主流吧。”
“合久必分嘛。”
“久嘛?才二十年!”
“這還不是為了吃飽肚子嘛。”
“您老別蒙人啊,吃不飽肚子,這事跟農民、跟農業集體關係不大。”
“唉,國家要發展,咱底子又薄,可以說是一窮二白,百廢待興,不這樣做又能如何?你剛也說了,無工不富,但發展工業是不是要買裝置?買裝置是不是要錢?可錢從哪裡來?”
“俄也沒說不應該啊,但若是既能吃飽肚子,還能維持集體經濟呢?”
高老一下子精神了。
他敏捷如年輕人,探身抓住少傑胳膊,急切的問:“甚意思?說個明白。”
孫少傑知道,這些老一輩的人,是不願看到辛苦奮鬥半生的東西被一朝傾覆的,若是有希望,拼命也要留住。
所以,他不再隱瞞,把準備許久的東西,合盤托出。
明槍明炮,言辭犀利,無一遮掩。
“農業集體生產模式有其優勢。
既然被組織起來了,那就利用好,時東時西大轉折,累死後面跟跑的。
至於說吃不飽肚子的鍋,不能由它,至少不能全由它來背。
找到問題才能解決問題。
刨除支援國家建設因素,這裡面還有幹部經濟問題,也有政策原因。
比如說,上面對農業生產的干預太大了。
不懂農業,全部照搬工業生產那一套來管理農業,管理農村,管理農民。
每個村莊就是一個車間,生產隊長就是車間主任,農民就是車間裡的工人,哈哈,您說可笑不可笑?
工廠生產是流水線,這邊進原料,那邊就出成品,立竿見影,可農業呢?
春種夏長秋收冬藏,是有自然規律的,自然規律不可違,主義管不了它。
農民完成每輪生產,需要差不多半年時間,這裡面會產生多少變化?
沒有人知道。
所以,正視農業集體生產的優勢與弊端,揚長避短才是正確做法。吃飽肚子有很多方法,不一定非要分地。
若是貿然分了,以後再想合起來,可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沒有大家長的威望,缺少歷史條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