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十誡
狐影孤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7章 十誡,平凡的世界之孫家二娃,狐影孤航,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228章 十誡
武惠良到底沒能夠攔住他的妻子。
但杜麗麗還是失望了。
事發後的當晚,她就被定義為“被宣揚自由放縱的詩所誘惑後失去自我的溫室裡的花”,她異想天開為詩人脫罪的行為,更是讓所有人堅信了這一點。
她的行動並沒有能夠為古風鈴脫罪,反而把詩人給死死的拍進了溝裡,憑他自己本事是再也無法爬出來了。
不僅如此,她那令人費解的行為和想法,真正的引起了田福軍的重視,包括在場的記者和其他幹部也是如此。
他們不約而同的,一致調高了詩人的危害等級,列入了值得警惕的現象。
是人都有羞恥心,是人都有廉恥感。
古往今來,古今中外。
能讓女人毫無廉恥感的去追求個人情感放縱的,也只有毒品了。
連那些宗教都達不到如此程度。
他古風鈴能有這麼大本事?
是詩!是詩裡夾帶的東西!
那些東西來自哪裡?
只有詩是如此嗎?
往前推兩千年,文學都還從來沒有像這個時代這樣,受到年輕人如此廣泛的追捧;也沒有像這個時代這樣,管理上一下子放寬到如此程度。
有心人把這些所謂潮流拉出來一分析,傷痕、自由、放縱……
臥槽!當時就嚇了一跳。
原因是什麼?是自發的還是有人推動?是歷史原因還是借勢而為?
也不能怪他們多想。
畢竟,鬥爭的弦兒崩了近三十年了,這才剛開始放鬆幾天啊。
就像田福軍之前跟黑白講的那樣,如此下去,長此以往,年輕人是會出問題的,而且一出就是大問題。
一時間黃原領導班子人人警惕,記者們的內參一篇篇的往上面遞。
大約一個月後,一篇名為“十誡”的短文悄然刊登在省報上,就那麼附在一篇關於詩人騙色事件分析的文章之後,沒有任何解釋,全憑各人理解。
署名仍然是——俠客島。
這時候,圍繞“詩”的爭論正如火如荼,一方說,“詩生來不羈愛自由。”另一方就說“萬事有度過了就是放縱,華夏的詩篇裡沒見過眾口一詞宣揚自由的。”一方說,“反思是為了進步。”另一方說,“反思不是誇張,進步也要有正確的方向,氫彈、原子彈、衛星、日益完善的工業體系、幾十萬座大小水庫,怎不見諸你們筆下?”
如此情勢下,這篇文章一出,就被吸進了爭論的範圍。
“十誡”自然也不能倖免。
這篇俠客島的文章獨闢蹊徑,從價值觀角度解讀現在流行的詩與文章,提出:“詩和文章的作用在於陶冶情操,引導向善,促使進取。
自由也好,反思也罷,正確的價值觀才是文學作品裡最應該俱備的東西。
改革開放,西風東漸。
要有甄別的接納,批判性的吸收,更要對我們的文化保持足夠的自信。
華夏文明五千年積澱,她的子孫不應該如當下這般自卑。
自我否定是為了進步,不是徹底否定自我,崇洋媚外,要警惕一切自毀。自毀甚於他毀呀!”
一時間,全部啞然了。
可不就是,爭論個屁,直接拿價值觀往裡面套,誰是誰非一目瞭然。
有好事者,居然神通廣大的扒出了“十誡”的出處,這下,那一方立刻偃旗息鼓,再也不敢輕易發出“微詞”了。
果然“西風東漸”了啊。
“有甄別的接納”,“批判性的吸收”,“五千年積澱”,“自我否定是為了進步,不是徹底否定自我”,“警惕自毀”……說得太好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