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高中啊!該做什麼
狐影孤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章 高中啊!該做什麼,平凡的世界之孫家二娃,狐影孤航,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16章 高中啊!該做什麼
縣立高中。
從年初進入高中,算起來孫少平已經快度過兩個月的高中生活了。
自三月初孫少傑回來,兄弟倆見過面以後,少年改變了許多。
這個時候的高中極不正規。
之所以這樣說。
是因為這時期上大學是推薦制,能否上大學跟學習成績無關。
兩年高中畢業後,所有學生無論什麼出身,都得各回各家參加社會勞動。直到參加勞動兩年以後,才會擁有被推薦進入大學學習的基本資格。
而且大學也並不面向高中招生。
各行各業人員都有被推薦的資格,並不像後世那般獨獨面向高中學生。
只要達到“政治思想優秀、身體健康、有三年以上的實踐經驗、年齡差不多二十歲且是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工人、農民、解放軍戰士和青年幹部”,均可參加大學生學員招收。
標準簡單,似乎人人都有機會。
但以每個縣還分不到一個的機率,又有那麼多單位參與競爭,最終能上大學的能有幾人呢?
更何況還是推薦模式!
推薦啊!有太多文章可做了……
所以,毋庸諱言,高中就是全國所有學生們進入社會前的最後一站。
上大學根本就不能列為人生必選項!
正因為諸如此類原因,無論來自縣城各單位,還是來自各公社各村的學生,高中生涯就是奔著為獲得更多工作機會,提前走向社會準備的。
簡而言之,就是混資歷。
認識更多的人,編織出一個遍佈整個縣區的關係網,為以後的工作或者生活創造最便利條件——這才是讓高中學效最大化的最佳做法。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既然沒希望,不如退而求其次。
認識到這一點越早,收穫就越大。
然而,這些認知靠學生自己體會幾乎不可能,父母前輩們的諄諄教導,是最為便捷和重要的途徑。
可擁有這類認知和眼界的父母又有多少呢?
這就是孫少傑可以起作用的地方。
風起於青萍之末。
不知不覺中,潛移默化的就能夠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當然了,學習其實也可以列為這時期高中生涯的其中一種收益。
無論數理化外,或者文學音樂,或者各種其它技能,如果真能學會一兩種——比如原來的孫少平那樣,利用機會接觸更多的文學書,從而開闊眼界,也算是一種有價值的收穫。
只是相對於前者,就成效來說,就大大不如了,因為這時的學校,並不提供類似的學習條件。
想要學會那些,只能依靠學生本身的主觀能動性。
願學,主動去學,還要有點經濟實力,再排除中間干擾,最後加上幾分幸運,才會有那麼點可能的成功機會。
所以,孫少傑才給兩個弟弟學習基金,創造條件鼓勵、引導並鞭策他們主動去學習數理化外等知識,為很快就要到來的恢復高考做準備。
相比起來,甚至社交都是次要的。
因為如孫少平這樣的,想上大學只有七七、七八、七九三次機會。
而且以七七年最大。
誰讓他是倒黴蛋呢!
五八年出生就趕上饑荒年代;到八歲能上學了,已經六六年;七七年教學秩序終於恢復了,他卻要畢業了……
結果迎頭就趕上了恢復高考。
縱然獲得了機會,但肚子裡沒貨,白紙對青天,他又能怎麼樣呢?!
他們這幾代學生,初、高中的基礎太差,根本無法和老三屆學生們匹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