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0章 乙字卷 播下一顆種子,數風流人物,瑞根,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疆上仍然還有野心勃勃未休的倭寇,還有西南面蠢蠢欲動的土邦,這還沒有計算這大周內部如白蓮教這樣心懷不滿的反叛勢力,大周這個大棋局還真的是還沒走似乎就進入了死局。
所以範景文這個問題一問出來,馮紫英一時間都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見馮紫英不吭聲,範景文也不催促,只是負手並肩漫步。
好一陣後,馮紫英這才慢悠悠的道:「夢章兄,你說的有一點不太對,那就是大周雖然立國不算太長,但是如果我們把歷史當作一條緩緩流淌的長河來看的話,其實大周從某個角度上更像是延續了前明,嗯,可能我這個形容不太準確,但的確如此,嗯,從朝廷文武規制和基本格局,都幾乎是沿襲了前明,唯一就是天家一脈換了,……」
這個話有些大膽,但是確是不爭的事實。
實際上這個觀點也有不少士林中人,甚至朝廷文臣也私下間談起過,只要不公開提,那就不算是什麼忌諱。
「那麼,前明的弊病基本上就沒有怎麼變化的就遺留到了我們大周,……」
「哦?那紫英覺得我們大周繼承了前明哪些弊病呢?」範景文對這個很感興趣。
「嗯,當下最困擾朝廷的是財政問題,但是咱們朝廷主要賦稅來自於田賦,可終大周數代皇帝,咱們並未開疆拓土,更多地還是守成,嗯,當然對原有的荒地肯定會加大力度開墾了,但是並不算多,那麼我們的人口增長了多少呢?別的不說,光是京師城,從廣元帝遷都三年後的三十萬人增加到了現在的超過一百萬,可我們大周土地卻沒有多少增長,而地裡糧食產出同樣沒有多少提升,那我們拿什麼來養活翻了幾倍的百姓?」
這個問題不是沒有人提起過,但是更多的人卻是不在意,或者有意無意的忽略了,加上很多地方對戶口人口的統計流於形式,隱匿人口更成了一種普遍現象。
這個問題一旦提出來,那就成了一個嚴酷且無法迴避的現實。
「是啊,米麥收成沒有多少增長,可人口越來越多,而一旦遭遇災害,如我們前年調查所獲的情況一樣,北方的水旱災害發作的頻率遠勝於五十年前,這些恐怕都直接是導致小民百姓生活越發艱難的原因吧?」
範景文大為感慨。
「可是我大周就算是有意開疆拓土,且不說能不能做到,這周邊的土地要麼是苦寒之地,要麼就是煙瘴之地,根本就沒有像中原江南這等適合我們大周子民生存之地啊。」
「夢章兄,其實咱們大週四周也並非像許多人所想像的那樣都是苦寒煙瘴之地,夢章兄應該知道在前唐以前,江南不也是被視為蠻荒之地麼?如果不是司馬氏之亂之後大批北人渡江南下,哪裡有今日江南勝境?」
馮紫英的話讓範景文有些疑惑,「紫英,你這話愚兄就有些不明白了,現在大週週邊之地如何能與江南相比?江南那個時候也只是缺乏人口開墾而已,但現在大週週邊哪有可供開墾之地?」
「夢章兄,那只是我們沒有去尋找沒有去發掘罷了,別的不說,安南和洞武故地,難道容不下千萬子民?」馮紫英微笑著反問:「安南和洞武土邦對我大周曆來不尊,早就該予以征伐收復故地,予我子民,只不過我大周當下……」
馮紫英搖了搖頭。
但範景文同樣搖了搖頭:「紫英,你這一說難以讓人信服,安南和洞武濕熱煙瘴之地,而洞武更是與中原相隔千山萬水,只怕就算是朝廷有能力拿下來,百姓也未必願意去。」
「夢章兄,你也高估了安南和洞武的艱難,實際上安南故地和兩廣差別不大,其河谷沖積平原之地甚是肥沃,而洞武雖然略差,但是我只問一句,若是遷民賜地,十年不徵賦稅,夢章兄覺得像兩廣雲貴可有人願意去?」
這個問題問到了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