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55章 庚字卷 人事是最大的政治,數風流人物,瑞根,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官應震、柴恪等人商量一下。
這些事情都讓齊永泰想得頭疼,每一個人的調整都牽扯著無數人,既要照顧北地士人想法,又要顧及湖廣士人的盟友關係,而且關鍵這種事情他一個人說了又不算,還得要和葉向高、方從哲他們磋商,還要考慮皇帝的心意。
所以有時候你都覺得萬事俱備了,各方都滿意了,但是東風卻變成了西風,皇帝的一個不順眼或者不滿意,就得推翻從來。
葉向高沉鬱的臉頰上掠過一抹決然,他不打算在繼續拖下去,「爾張,我看就讓明起出任戶部尚書吧,吏部這邊就依中涵的意見。」
李廷機吃了一驚,看了葉向高一眼,「進卿,吏部尚書讓給他們?」
吏部尚書落入南直隸——浙江這一幫人手裡,委實讓李廷機有些遺憾,黃汝良出任戶部尚書當然是喜聞樂見之事,但讓出吏部尚書,這損失有點兒大,但是李廷機也清楚如果一定要把吏部尚書和戶部尚書都牢牢攥在自家福建——江西聯盟手中,只怕就真的要和方從哲他們翻臉了,而且肯定方從哲怎麼都不會答應。
「不然能如何,一直這樣拖著,什麼事兒都定不下來,什麼事兒都做不成,乘風那邊都有意見了,他提了讓崔景榮出任工部尚書,看來也是不願意再拖下去了,中涵也有些賭氣了。」葉向高悠悠地道:「顧秉謙出任禮部尚書,現在中涵他們那邊都有三個尚書了,怎麼樣,看起來比北地士人還風光,如果還不滿意,那就真的沒話可說了。」
李廷機也笑了起來,推顧秉謙上位這是順著皇上的心思,但是又將了方從哲一軍。
顧秉謙可不簡單只是南直隸人,這人毫無風骨氣節,但卻極善於見風使舵,而且極得皇上歡心,但卻是不折不扣的南直崑山人,而且資歷比方從哲還老,文才極佳,從哪方面來說,當個禮部尚書都是無人能有異議的,至於說實質,那另說。
「那益庵心裡的大石頭終於可以放下了。」李廷機點了點頭,「這樣也好,皇上那邊也好說一些。」
如果加上即將成立的商部,現在就是七部,戶部尚書定了黃汝良,工部尚書崔景榮,商部尚書官應震,禮部尚書顧秉謙,兵部尚書張景秋,只剩下吏部尚書和刑部尚書,另外如果再加上都察院左都御史是張懷昌,八大金剛已經定下來六個了。
吏部尚書那是江南士人囊中物,無外乎就是內部平衡罷了,而刑部尚書略微複雜一些,齊永泰有意推禮部左郎韓爌出任,但葉向高則希望讓右都御史劉一燝出任,這也是一個艱難的博弈,但葉向高有信心。
這樣算下來,北地士人就有些悽慘了,除了崔景榮外,就只有張懷昌,而張景秋雖然較為傾向於北地士人,但實際上他是南直隸人,當然他更是皇上的心腹。
尚書們定了下來,才能說得上侍郎們。
七部十四個侍郎,加上都察院的都御史、副都御使、僉都御史,甚至還要考慮南京六部和都察院的堂官們,粗略算下來空缺人數不少。
元熙帝最後幾年,基本上是延續老套路,不怎麼進行人事變動,致仕不準,若是病故也不補,這種格局一直拖到永隆帝登基之後。
前幾年永隆帝還戰戰兢兢,籠罩在內禪退而不休的元熙帝陰影下,除非萬不得已,也基本上沒有動高層,一直到永隆四年之後,永隆帝才開始慢慢調整,但是也都是採取極個別的動一動,整體來說還是修修補補。
「進卿,刑部尚書那邊,乘風恐怕不會退讓啊。」李廷機想起什麼似的,又道。
「嗯,我也有這個考慮,韓爌的確是一個得力幹臣,在禮部左侍郎位置上有些委誤了,該挪一挪,我的意思讓其出任吏部左侍郎,又或者讓其出任南京戶部尚書,爾張,你覺得如何?」
葉向高的天馬行空,讓李廷機都目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