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12章 癸字卷 監國風雲,宮內暗鬥,數風流人物,瑞根,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途看來還得繫於馮紫英身上,自己日後恐怕還得要依靠馮紫英才行。
「哼,楊嗣昌有什麼大不了,他還不是靠著他老子,……」郭沁筠也知道楊嗣昌是現在都察院左僉都御史楊鶴之子,馮紫英離京之後,練國事也不在京,就是他風頭最勁,黃尊素都要讓他幾分,在兵部那一幫年輕人裡邊名聲最大。
「母親,楊文弱可不是靠著他父親,他是實打實考出來的榜眼,而且在兵部也頗得幾位尚書侍郎的看重,他雖然不是青檀書院出來的,但是書院的山長掌院都對他十分看好,認為他是有真才實學的人,……」
張驦辯解道。
他不明白怎麼自己母親又對楊文弱這麼不待見起來了。
他印象中母親對這些年輕士子一直十分尊重,還鼓勵自己向這些士子學習,和他們交朋友,怎麼現在又變了這般態度?
「真才實學不是靠嘴皮子,那得到下邊府州縣去自個兒幹才看得出來,楊文弱從庶吉士出來便一直在朝裡,他經歷過什麼?」郭沁筠強詞奪理,「和練國事、馮紫英這些人比,他就差遠了,就算是鄭崇儉、吳甡、範景文、賀逢聖這些也比他強。」
張驦大吃一驚,忍不住上下打量自己母親:「母親,您對我們青檀書院的前輩這麼瞭解麼?鄭崇儉和吳甡他們你都知道?他們都是在地方上不在朝中啊。」
郭沁筠輕哼了一聲,一時間沒有回答。
這些情況都是周培盛收集回來告知她的。
馮紫英去了陝西,但是肯定在京中還有「黨羽眼線」。
永隆五年那一科據說是最近四五科裡邊最人才鼎盛的一科,馮紫英雖然不是前三甲,但是卻是聲譽最隆的一人,而且以他為首的北地士人和湖廣士人這兩幫人都簇擁在他身邊,以他為中心,形成了一個相當龐大的群體。
像現在的陝西承宣布政使司右參議練國事,鳳翔府同知鄭崇儉,刑部主事方有度,兵部主事王應熊,東安知縣賀逢聖,大城知縣範景文,香河知縣吳甡,這些人都和馮紫英關係密切,來往緊密,儼然形成了永隆五年這一科的小群體。
除開這一幫人,原來青檀書院中馮紫英的同學還有不少在永隆五年那一科沒有考中,但是在永隆八年卻都考中了進士,現在正在各部觀政,也就是今年觀政期滿,也將踏入仕途,一樣前途光明。
像許其勛、宋師襄、孫傳庭、陳奇瑜、傅宗龍、薛文周等人,包括永隆八年的狀元馬士英都是這一群體中的。
這樣一大群人中,也不完全都是北地士人,像賀逢聖是湖廣籍,方有度、吳甡和許其勛都是江南士人,馬士英則是貴州士子,但是他們都自覺不自覺地在馮紫英周圍,形成了以馮紫英為核心的一個群體。
現在朝中青年官員中大致分為三個群體,一個是馮紫英這個群體,以北地士子為主。
另一個就是以楊嗣昌為核心的崇正書院群體,像侯恂、侯恪兄弟,包括馮紫英的小舅子沈自徵,馮紫英的老鄉但是卻和馮紫英格格不入的山東王象春,都在這個群體中。
另外一個就是以黃尊素為中心的,江南士人為主的群體,包括黃尊素、許獬、艾南星、汪喬年等人,這個群體勢力也不小,不過只侷限於江南士人中。
見自己母親不願意回答這個問題,張驦雖然年幼,但是久在宮中,也隱約知曉自己母親與其他幾個兄長的母妃們都不太和睦,而原因也不問可知,都是源於自己和幾個兄長未來的前途。
這卻是無法調和的矛盾,自己和四哥在青檀書院中關係再好,也絲毫不能改變未來二人針鋒相對的局面,這一點張驦其實是明白的,只不過他一直不太願意去直面罷了。
「母親,四哥文才的確好,兒子現在還無法和四哥匹敵,但是兒子也一直在努力,書院裡的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