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橘一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4頁,鎖魂井,青橘一枚,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葉濟康說他想跟徐三娘借用葉霜一段時間,因為寧州北部缺水,知州要在寧水河的上游規劃建一個堤壩,這樣就可以在北邊缺水的時候,透過那一處堤壩把水調過去,方便農人們灌溉農田。
徐三娘不解,她不懂為何朝廷修堤壩,葉濟康要借用葉霜?
「霜兒又不懂堤壩,也不懂灌溉農田,你把她借過去幹什麼?」徐三娘瞪著眼睛問葉濟康。
葉濟康笑著擺了擺手,說這就是你的問題了,你這個當孃的,居然不知道你自己的女兒就是一個優秀的工匠和技師。
「你竟不知道?霜兒她懂星象,擅工事,由她出面幫助知州大人修堤築壩,開鑿灘險,疏通航道,造福一方百姓,霜兒她完全可以勝任!」葉濟康言之鑿鑿地說。
「……」徐三娘聽得有點懵。
她的確不清楚葉霜居然也懂這些?葉霜長期跟在徐三娘身邊,不是跟著莊子裡的織娘學織錦,就是幫著徐三娘看帳,徐三娘真的不知道葉霜是什麼時候,在什麼地方去學習的修堤築壩,還疏通航道?
但很快徐三娘也想通了,就像那一年葉霜指點葉濟康平抑寧州飛漲的糧價一樣,當時葉霜當著老祖宗和眾人的面說她有一計可以平抑糧價,大家卻都只當葉霜說的孩子話,沒人想聽。
那個時候也就葉濟康聽了,還採納了葉霜的意見,果然把飛漲的糧價給成功壓了下來,葉濟康因此還一炮而紅,讓皇帝都為之而側目。所以,徐三娘也發現了這個問題,那就是葉霜之才幹,遠遠超過了眾人以為的程度。
首先葉霜很聰明,這是毋庸置疑的,畢竟她的親爹就是個頂能幹的。其次,葉霜這個人很好學。敏而好學,且不恥下問,就連她過去從來都沒有學過的紡織莊子,在經過徐三娘不長時間的點撥後,也很快就上手了。而且還幹得很好,打響了織春閣這個響噹噹的名號。
所以當徐三娘第一次聽葉濟康講葉霜會築堤壩的時候,徐三娘首先懷疑的並不是葉濟康,而是她自己。徐三娘在絞盡腦汁地想,自己在葉霜的成長過程中,到底都錯過了些什麼?
毫無疑問地,徐三娘什麼都想不起。因為這些話都是葉濟康胡咧咧的。只是葉濟康手頭上正好有這個活,而修堤壩這件事又正好可以讓葉霜消失的時間最長,葉濟康便選了這一條做藉口罷了。
徐三娘稀里糊塗地就認同了葉濟康的意見,當然認可葉霜會築堤壩,還會疏通航道,畢竟她的女兒葉霜就是一個頂聰明的孩子。
徐三娘問葉濟康,要把葉霜帶去哪裡,呆多久?
葉濟康告訴徐三娘說,他會把葉霜帶去寧州西北方向,靠近宣州的一處叫徊龍灣的地方,來迴路途加上修堤壩的時間,大概會呆四五個月。
一聽葉濟康要把葉霜帶走四五個月,徐三娘心疼了,捨不得葉霜這樣的嬌小姐,跟著一堆頭不梳臉不洗的糙漢子一呆就是四五個月。她說葉濟康乾的這是勞工的活,不可以讓葉霜也跟著葉濟康幹這些。
葉濟康扶額,說徐三娘怎麼出爾反爾?讓二姑娘跟去幫忙出出主意,利國又利民,而且二姑娘本身也喜歡幹這一類的好事……
徐三娘哪管什麼利國不利國的,也無懼把自己才剛答應的事又吞回去反悔。總之一句話,她就是不準葉濟康把葉霜帶去那麼艱苦的地方呆那麼久。
葉濟康前前後後與徐三娘糾纏了好多次,軟硬話都說盡了,怎麼都撬不開徐三娘那張緊咬的嘴。
幾天過去了,葉濟康始終都說不服徐三娘,沒辦法,葉濟康只能派人又把葉霜請到了自己的書房裡,客客氣氣地告訴葉霜說,他辦不到,他葉濟康實在沒有辦法說服徐三娘,讓葉霜離開徐府那麼長時間。
聽著葉濟康一口一個二姑娘,葉霜有些失神。從前葉霜小的時候,葉濟康也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