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水滴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4章 董卓欲遷都,重生三國之中興大漢,逆水滴魚,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張濟叔侄殺出埋伏,便朝洛陽逃亡。半路遇上後面跟來的步兵,一個將領看見盔歪甲斜的張濟和張繡,一臉震驚的問道:“將軍,你們這是怎麼了?”張濟一臉苦悶的道:“大軍立即回撤洛陽,我們遭遇了劉峰的埋伏。”
張濟回到洛陽就去太師府上向董卓請罪,董卓看著跪著的張濟和張繡兩人,滿臉的怒意,“你個廢物,讓你們去纏住劉峰,你居然大敗而歸!”張濟把頭貼在地上,任由董卓大罵。董卓也知道,自己手裡能用的大將實在太少,又是如此關鍵時刻,便不打算過多懲罰張濟。李儒見董卓罵累了,便向董卓求情道:“太師,我們現在正值用人之際,不如讓張將軍戴罪立功?此次兵敗也不算怪張將軍,都怪劉峰太多狡猾,又是騎兵,張將軍若不用騎兵追趕,又怕劉峰逃離洛陽,這才中了劉峰的詭計。”
董卓見李儒替張濟求情也不過多苛責,“既然文優替你求情,本太師此次人頭先放在你頭上,下次若再敗,定斬汝狗頭!下去好好整頓兵馬,防守城牆!”張濟聞言,立馬磕頭,“末將,謝太師不殺之恩!一定守好洛陽!”同時也對李儒投去了一個感激的眼神。張濟走後,李儒對著董卓道:“太師,看來我們針對劉峰的計謀,效果不是很好,得另想他法。”
董卓聞言也是一臉的苦悶,對著李儒道:“文優,你可還有辦法破解目前的局勢?”李儒思索片刻道:“太師,如今有兩個方案。一是從西涼抽調兵力來洛陽,這方法存在的問題就是西涼不穩,可能被馬騰奪了去;二就是遷都長安,然後集中優勢兵力憑藉潼關堅守,所想繞過潼關進攻長安基本不可能,旅途遙遠不說,還要繞道匈奴人的地界,那匈奴人會放任幾萬大軍過境?”
董卓現在已經沒有多少雄心了,更傾向於享樂,於是同意了李儒的第二個方案。於是董卓對著李儒道:“文優,遷都長安真能憑藉潼關天險守住嗎?”李儒也耐著性子道:“太師,此次若不是劉峰繞道來到洛陽,就憑虎牢關,他們諸侯聯軍都攻不破,更不要說更加艱險的潼關了。”董卓聞言哈哈大笑:“好,文優,就按你的方法去做。你去安排人把皇宮值錢的能帶走的都帶走,同時把洛陽所有人都遷入長安,到時給諸侯聯軍留下一個破敗的洛陽。”董卓又貪婪的道:“聽說歷代皇帝都在皇陵陪葬了不少寶物,文優,你安排人悄悄去取出來。同時給呂布去信,讓他悄悄率軍撤離虎牢關。”李儒立即領命而去。
李儒找來心腹之人,先悄悄的去皇陵盜取寶物。然後又安排小孩子在洛陽街頭唱童謠:“東頭一個漢,西頭一個漢。鹿走入長安,方可無斯難!”在有意的宣傳之下,這首童謠傳遍洛陽的大街小巷。同時李儒給呂布去信,讓他安排下準備撤離虎牢關。
第二天早朝,李儒就當眾提議讓劉辯遷都長安。劉辯現在才明白自己的想法有多可笑,自從和董卓合謀奪取了皇位以來,自己就沒有離開過董卓的監視,自己沒有權利不說,甚至連自由都沒有了。如今李儒提出遷都,他更是連屁都不敢放一個,下面的臣子更是連大氣都不敢出。李儒見此對著滿朝文武道:“眾位大人應該聽過洛陽盛傳的童謠吧?如今虎牢關外,有關東諸侯作亂,為了陛下和各位大人的安危,還是遷都長安為妙!”
董卓坐在椅子上,眯著眼睛看著滿朝的文武,一個個都尖頭接耳,知道沒有敢跳出來反對,便咳嗽幾聲道:“啟稟陛下,遷都長安一事越早越好,切莫耽擱太久,臣即可安排人手幫陛下收拾。”說完也不管劉辯答不答應,站起身大搖大擺的走了出去。劉辯氣得咬牙切齒,但是卻不敢發作,只有心裡暗暗祈禱,諸侯聯軍快點來洛陽解救自己!很快遷都長安的旨意就在整個洛陽傳開,西涼軍則是打著這個藉口,挨家挨戶的搜刮財物,整個洛陽都陷入一片水深火熱之中。
很快洛陽城中的事就由密探告訴了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