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優斯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一章 途遇李道士,鍾馗叫我好侄兒,能優斯特,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途經一縣城,鍾生選擇在此地歇腳
城牆的破損、火燒等斑駁痕跡還在,但內裡的居民早已恢復日常活動。
河洛大地上,類似的縣城不在少數,唐軍攻陷後,立刻任命官員,恢復民生。
短短數月,城頭變幻大王旗,已經從鄭國領土,轉變成唐國疆域。
亂世過後,人心思定,都不想再折騰了。
地面牆角的血跡正在褪去,街道兩旁,隨處可見的泥瓦匠在忙碌,填補房屋破洞。
鍾生目標明確,城中戲院,百姓戲耍聽書的地方。
不為別的,還是為了那段經典的‘鍾郎君墳前撕鬼’,回味無窮啊!
“……至此,山東各縣,無不傳頌崔書生仁義為懷,釋放奴僕的故事。”
鍾生挑了個空位,聽到臺上的講書,已經接近尾聲。
原來,剛才講的評書,是崔書生義釋奴僕!
照例的中間環節,聽客打賞,小童收錢,說書人答謝各方賞飯。
小童看鐘生是生面孔,繞開他沒有要錢。
“多謝那位客人打賞八百錢。”
說書人指手,眾人目光看去,東南角的雅座,一位身穿綢緞的富商微笑點頭。
不出意外,下一段就是他點了。
按照聽書的規矩,其他若想聽些別的,可以賣錢買段。
買段,顧名思義,價高者得,透過競價,爭奪下一段的點單權。
鍾生含笑抬手,就要開口,突然聽到一個清亮的聲音。
“我要聽一段李道士壇中撈月。”
嗬!
鍾生就差了一步,接著又聽到對方出價,“我出一片金鯉鱗。”
金鯉鱗,是道教常見的金銀飾品,將真金白銀,打造成鯉魚鱗片,方便攜帶贈送。
一片金鯉鱗,約莫半兩,工藝精湛,連鱗片紋路都栩栩如生。
“好!”
說書人樂不可支,一片金鯉鱗,能換算許多通寶,遠遠超過八百錢的價值。
“這位……”
說書人踮起腳尖,看到人群中,一位道士正是買段的主兒。
“這位道長要聽李道士壇中撈月。”
這時候,鍾生開口了,“我出兩個金粒子,說鍾郎君墳前撕鬼。”
茶園中,眾多聽客茶客,頓時激動起來,鬥富了。
鍾生出手的兩枚金粒子,加起來比一片金鯉鱗價值更高。
“三片!”
那位道士豎起三根手指頭,“道爺我今天,還就要聽這一出,李道士壇中撈月。”
看來這是和鍾生卯上了。
說書人走南闖北,見多識廣,一眼看出緣由。
道士是出家人,不用多問,這出評書為道家揚名,他勢必要聽。
佩劍帶驢的郎君,是關中口音,自然傾向於同鄉的事蹟。
衝突是好事兒,說書人作為第三方,坐享其成。
出價越高,他到手錢財越多,一筆能吃半年。
“小子,你那什麼鍾郎君就是個莽夫,哪有我道家法術來的精彩?”
“牛鼻子,裝神弄鬼的伎倆,多聽幾句,都是浪費我時間。”
鍾生舉起拳頭,威脅道,“你錢有我多麼?拳頭有我硬麼?”
“敢和我爭?”
道士也不是善茬,直接擼起寬袖,“誰怕誰,來來來。”
一旁小童連呼,“別打別打。”
但看他臉上興奮表情,巴不得雙方打起來
周圍的茶客呢?
離得近的,忙不迭起身往外走;離得遠的,是一個個看熱鬧不嫌事大,鼓譟著怎麼還不打?
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