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風煮雨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百五十六章 太子監國,大明之南洋再起,聽風煮雨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獲得統治權。
而吳應雄和吳應麒兩者統治方法的不同,則是代表著兩種截然不同的國家發展方向。
吳應麒將自己的國家的未來盯在對外擴張上。
希望可以在短時間內拿下整個印度,藉此來讓自己的國家變得更強大富庶。
所以,他才要向當地的既得利益者妥協,透過給既得利益者讓步利益,來獲得他們的支援。
以便自己更進一步擴張!
而吳應雄卻是不同。
吳應雄知道自己的軍事能力比較拉胯,是故完全沒有要對外擴張用兵的打算。
他的能力偏於治政方面,是故便準備要在治政方面用用功,來保證自己統治穩固。
現在吳應雄唯一面臨的外部威脅就是西面的波斯帝國。
但波斯那邊的壓力有大明在碎葉城的駐軍幫著分擔,是故,吳應雄才有閒心去治理內政。
……
大明光復十九年冬。
朱宏煜在確認自己的太子對於政務處理還算得心應手之後,便直接下旨讓其監國,然後他便帶著自己的妻妾和兒女們前往南方過冬。
第一選擇便是海南島!
朱才坤站在南京城外的火車站的月臺上,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父親母親,弟弟妹妹一起登上火車,出門去旅遊,就留下他一個人監國看家,站在風中凌亂。
忽然,他有了一種被拋棄的感覺,心塞的厲害。
不過,在心塞的同時,他又感覺有些竊喜。
最起碼就目前來看,父皇是鐘意讓自己繼承皇位的。
否則就不會把政務全部拋給自己,完全不擔心自己利用監國的機會,結黨營私培植黨羽了。
只是,這一下這麼多的政務砸過來,朱才坤也是真的感受到了很大的壓力。
雖然之前他已經在著手處理政務了,但那時候畢竟有父皇在京城鎮場子,不懂他隨時能去問。
現在父皇一出京,朱才坤是真的不適應。
但是,不適應也沒辦法,皇帝已經走了,他這個監國只能頂上去。
要是讓外人來看,朱宏煜將偌大的一個個國家的政務,全部交給一個剛剛成年的孩子。
這種行為是很不負責的!
但是,事實卻並非如此。
因為現在大明的政治制度非常完善,內閣,秘書處,司禮監三方交叉處理奏章。
其中內閣是具體處理和執行,秘書處負責審議,司禮監則更多的是代表皇權的存在。
有這三方在,監國太子要做的只是把控一下朝政節奏,做一個活的印章而已。
甚至可以說,就憑大明現在的政治制度,別說皇帝是個思想正常心智健全的成年人了,即使是個奶娃娃,也能平穩運轉。
朱宏煜從來不指望自己的後世子孫都是天才。
他所能寄希望的只有制度。
因為他知道,透過健全的制度來處理朝政,遠比將希望寄託在君主一個人身上更加靠譜。
再說了,即使朝中有什麼事情是監國和內閣大臣都拿不定主意的時候。
不是還能透過電報向皇帝詢問嗎?
現在的大明可是有電報的啊!
透過電報來傳達訊息,速度是很快的耽擱不了事情。
……
朱宏煜帶著自己的御駕和妻妾兒女,坐著火車一路南下。
他們首先是在蘇州,杭州等地停留了一下。
朱宏煜帶隊視察當地的產業發展,基建情況等,以及接見官員和士紳代表。
然後又是召開宴會,為地方的發展制定方向。
在做完這些事情之後,御駕繼續啟程,一路沿海南下,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