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風煮雨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百三十三章 斡旋次大陸局勢,大明之南洋再起,聽風煮雨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別看約翰是個英印混血,但他卻是個白人。

印度當地的權貴階層基本上都是白人,婆羅門,剎帝利什麼等高種姓人群,大多都是印度土生白人和蒙古人的混血後裔。

只有底層的低種姓,甚至是賤民,才是印度當地的棕色人種!

所以,約翰哪怕是混血,但混出來的他也依舊是個白人。

約翰告別了自己的女僕,帶隊向著拉合爾行去。

他要代表自己的父親,以及孟買的英國總督府,向那位尊敬的安西王閣下送上最崇高的敬意。

一行人離開孟買之後,隊伍一路向著東北方向行去。

沿途,他們經過了廣闊的恆河大平原。

只是,曾經那個富庶的恆河大平原不見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殘破,荒涼的景象。

路旁倒斃著大量的骸骨,炎熱的天氣中,蒼蠅亂飛。

蛆蟲在窟窿的眼眶裡蠕動……

不時的有野狼野狗出現,撕咬著道路兩旁的屍體。

還有不少快要餓死的百姓就那麼直愣愣的站在路旁,眼神綠油油的盯著約翰一行人看。

這些百姓由於長期的飢餓,基本上是全身乾瘦,面板緊貼在骨頭上。

胸前的肋骨甚至能直接數著玩兒!

並且,由於長時間的飢餓,他們的身體都很瘦,以至於腦袋都顯得特別的大。

若非約翰一行人都持著火槍,且人人有馬,怕是這些餓急眼了難民就要撲上來將他們活吃掉了。

活吃掉,可並非是什麼誇張的形容。

而是寫實!

約翰一路上曾經不止一次看到過路旁倒伏著的屍骸被一群難民拆解分食。

一些骸骨上,更是佈滿了牙印!

甚至有奄奄一息,但沒有完全嚥氣的難民,直接被身旁的同伴分食。

按理來說,地形平坦,土地肥沃的恆河大平原糧食產量很高,無論如何也不該餓死這麼多人的才對。

但是,只能說戰爭實在是太殘酷了!

吳周軍和莫臥兒帝國連續兩三年激烈交戰,來回拉鋸,將富饒的恆河大平原,幾乎折騰成了一片鬼蜮。

嗯,怎麼說呢!

主要責任其實是在關寧軍那邊。

關寧軍上下為了籌集軍隊所需糧餉,且破壞莫臥兒帝國在恆河流域的統治秩序。

這兩三年的時間裡,幾乎沒有怎麼種田發展。

吳周政權在民政方面所做的,也就僅僅只是進行了有限的屯田,以及推動了他們的軍工生產體系的建設。

而軍隊作戰全靠打草谷,就食於敵。

說白了也就是搶掠!

所作所為不必曾經的我大清在中原做的事情好到哪裡去!

再加上莫臥兒帝國的軍隊軍紀也不怎麼樣。

有的時候為了掩蓋自己劫掠的罪行,還會大規模的屠戮地方。

雙方輪著個兒的禍害,兩三年的光景,恆河平原便變成了眼下這幅模樣。

差不多就是,這邊的農民剛收穫,吳周的騎兵便來搶掠了。

吳周打草谷的騎兵一撤,莫臥兒帝國收稅的官員便又來了。

時不時的還會有莫臥兒帝國的亂兵把地方給洗劫一遍。

現在的恆河大平原會被禍害成這樣,實在是很正常的事情。

再富庶的地方,也經不住軍隊來回拉鋸作戰的。

約翰有些不忍見到恆河平原上的慘狀,只能是催促隊伍加快速度。

“都快些吧!我們趕快離開這裡,我不想再看到這樣的景象了,願上帝保佑這些可憐的人們。”

“如果這些難民裡有上帝的子民的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漢王朝

寶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