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風煮雨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百一十六章 秋狩,大明之南洋再起,聽風煮雨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雙方對向行軍,十分默契的將戰場選定在了內比都往北一百餘公里的仁安羌。

雙方的大軍都在向著仁安羌相向而行,聯軍這邊散佈四周的兵力開始向著仁安羌匯聚。

緬軍佔著本土行軍的優勢,率先抵達了仁安羌,並開始在仁安羌修建營盤,同仁安羌城相互呼應,互為犄角,準備同明軍之間的決戰。

此時的緬軍之中,不光是有緬軍的部隊,還有莽白花了大價錢,向西方各國僱傭的僱傭兵。

西方各國非但就近抽調了一批在印度殖民地的駐軍參戰,還利用自己在印度的影響力,向印度土邦王公借來了一隻蒙古騎兵。

莫臥兒帝國其實只是一個翻譯問題,準確來說,應該是蒙古帝國才對。

莫臥兒帝國的高層以及統治階級,基本上都是印度本土化的蒙古人。

莫臥兒帝國的騎兵,自然也就是蒙古騎兵了。

雖然這個蒙古騎兵的水分大了點,有點阿三化,但依舊是蒙古騎兵。

邏輯通順,沒有問題!

隨著時間的流逝,戰局不斷的演變,聯軍的主力也是在向著仁安羌推進。

柳山泰騎在馬背上,身體隨著戰馬的動作而上下起伏。

他忍不住伸手擦拭自己額頭滲出的汗水。

緬甸的氣候溼熱,由於靠近熱帶,某種程度上來講四季不分。

冬季的氣候雖然相對而言要較為乾燥,且不是那麼的炎熱,但依舊不好熬。

柳山泰若非是曾經在呂宋生活過,估計已經有些熬不住緬甸的溼熱氣候了。

這段時間,自從入緬以來,聯軍中有著相當數量的非戰鬥減員。

若非大明的後勤供應得當,為前線作戰的聯軍轉運了大量的藥材,以及綠豆等解暑的食物,聯軍的非戰鬥減員情況,或許會更加嚴重。

“大帥,我們前鋒同緬軍遭遇,發生激戰!”

就在這時候,遠處奔來了一隊哨騎,向柳山泰彙報道。

……

ps:明天有同學來找作者玩,所以……請假咕咕一天。

望諒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最才子

華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