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風煮雨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百二十一章 仁安羌之戰爆發,大明之南洋再起,聽風煮雨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有的選擇,沒有攻城重炮的協助,聯軍是絕對不會貿然對仁安羌的緬軍大營動手的。

……

年節過後,時間進入了大明光復五年,西曆1671年。

時間飛速流逝,直到正月十七,從雲南轉運而來的攻城重炮終於抵達聯軍大營所在。

柳山泰一邊安排人佈置炮位,準備炮兵陣地。

一邊下令大軍備戰,準備對當面的緬軍大營發起進攻。

這段時間以來,聯軍同緬軍之間戰事未絕,但一直都只是小規模的戰事。

比如說數百上千人的戰鬥!

這樣的戰鬥烈度不低,但卻無法影響到大局。

除此之外,柳山泰還派出聯軍中的精騎,以及那一隻大明從南洋抽調來的熱帶雨林作戰部隊,去襲擾和斷掉緬軍的糧道。

為己方取勝爭取更多的籌碼!

隨著聯軍的攻城重炮轉運到位,決戰的號角也是被敲響了。

而緬軍這邊也是迅速做好了相應的準備工作!

……

大明光復五年,正月十九。

決戰開始!

聯軍開始向著緬軍在仁安羌城外的大營殺去。

步兵主力正面壓上,騎兵在大軍側翼掠陣。

緬軍也是派人出營,準備同聯軍交戰。

雙方之間的距離被不斷的拉進,戰事一觸即發。

緬軍那邊雖然有堅城一座,但卻是無法依靠,面對進逼的聯軍,緬軍只能出營迎擊。

歸根結底是因為,聯軍的騎兵把緬軍的糧道給切斷了。

即使仁安羌城內有一定的存糧,也無法供應整整二十萬人的所需。

這就是自古以來大城難守的原因所在!

動輒數十萬軍民,即使是再多的糧食,也是不夠吃的。

一但被斷了糧道,再堅固的城防只要圍城久了,也遲早會告破。

說句實在的,若不是現在聯軍的攻城火炮抵達,聯軍準備發起進攻。

再等一段時間,緬軍說不定就要為了打通糧道,而主動向聯軍進攻了。

……

緬甸國王莽白親自登上一座高臺,擂響了戰鼓。

一陣陣戰鼓的轟鳴聲中,緬軍出營同聯軍交戰。

戰端一起,雙方的騎兵便開始交鋒了。

一隊隊精騎在戰場上來回交叉,衝刺,相互獵殺著。

但十分明顯的是,聯軍這邊的騎兵正在一點點的奪取戰場的主動權。

數不清的聯軍精騎,正在迅速遮蔽戰場,壓制緬軍騎兵的活動空間。

聯軍中的騎兵,不管是明軍本部,還是關寧軍,還是八旗兵,可都是精銳中的精銳。

說起騎兵交戰來,緬軍中的騎兵只有被吊打的份,壓根不會是聯軍騎兵的對手。

左輪手槍,以及雙管的噴子,在騎兵交鋒的戰場上堪稱是大殺器。

明軍的騎兵裝備,令無數人感到印象深刻,以及深深的羨慕。

不管是關寧軍,還是八旗兵,都對明軍的裝備感到豔羨。

大明天子是真的捨得給軍隊砸錢啊!

與此同時,雙方的炮火也是在開火轟鳴。

轟隆隆的炮擊聲中,戰場上空一枚枚炮彈飛舞,向著敵人射去。

炮彈翻滾旋轉,釋放著動能,甚至能在人群中犁出一條條殘肢斷臂構成的血肉通道。

不管是聯軍,還是緬軍,在對方的炮火面前,傷亡數字都是在迅速的增加。

只是,聯軍這邊為了降低炮擊中所面臨的傷亡,步兵佇列都排列的非常薄。

只有寥寥的三排!

完全就是最典型的排隊槍斃所適用的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最才子

華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