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風煮雨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百零九章 藩國反應,大明之南洋再起,聽風煮雨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家綱擔心一但他們這邊抽調兵力多了,南邊的滿清可能會趁機進攻本州島。
德川家綱可能會調動更多的兵力去參與到伐緬的戰爭中去。
德川家綱作出決定之後,命令迅速傳達給了本州島的諸藩國。
一個個大名接到了德川幕府的命令,不管是願不願意,都下令抽調了一些武士前往江戶集結。
就連滿清也是在集結兵力,準備調派一隻兵馬前去配合大明進行徵緬作戰。
這算是索尼上位執政之後,第一次向大明示好。
……
西域,葉爾羌城!
正在檢閱部隊,準備發兵進攻印度的吳三桂也是接到了吳周國駐南京的使者傳回來的訊息。
看著大明的伐緬檄文,吳三桂沒有猶豫,直接了當的開口吩咐道。
“傳令下去,抽調一隻軍隊準備派遣往大明,配合大明進行伐緬作戰!”
由於接下來吳周國要對印度動手,兵力較為緊張。
吳三桂雖然下令派兵了,但也只派出了一隻千人上下兵馬出擊。
但是,這隻千人上下的兵馬卻全部都是吳三桂壓箱底的關寧鐵騎,十分精銳!
並且,這隻千人規模的關寧鐵騎,將會由吳三桂的孫子吳世琮領兵,一路東向,向著大明的方向開拔。
吳三桂站在葉爾羌城的城頭,望著一路遠去的吳世琮,臉上的表情有些複雜。
當年緬甸之所以會發動咒水之難,也和他吳三桂的逼迫不無關係。
但是,如今大明要因為當年的咒水之難而發兵攻打緬甸了,他吳三桂卻是要去給大明助拳。
他吳三桂這事情辦的,多少是有些不地道的!
但是,他吳三桂又不是老百京人,地道不地道的不重要。
現在的吳三桂只知道,從大明那邊買過來的軍火生產線是真的香……
深吸一口氣,吳三桂將自己僅剩不多的良心給扔掉,轉身說道。
“傳令下去,大軍開拔向南!”
“目標,開伯爾山口!”
隨著吳三桂一聲令下,吳周軍主力自葉爾羌城開拔,一路南下,向著印度的方向殺去。
一望無際的原野上,數不清的騎兵來回賓士。
一面面繡著吳字或是周字的大旗飄揚,隨風獵獵。
數不清的馬匹拖拽著大量的糧草,軍械,以及大軍所需的輜重,不斷的前行。
全民皆兵的吳周國,如今一朝發力,幾乎能調動數十萬匹戰馬,用作騎乘或是馱運。
這裡面,光是關寧鐵騎這樣的精銳就有五萬人!
新募的僕從軍共二十萬。
除此之外,剩下的關寧軍家眷也是幾乎人人能騎善射,關鍵時刻披甲就是戰兵。
這樣的一隻軍隊,即使是在東亞怪物房裡,也絕對算得上是一隻不弱的力量。
為了防止吳三桂東顧,大明朝廷在西征恢復哈密之後,於哈密駐軍兩萬。
而在哈密後面的甘肅陝西一帶,也是有著一連串的衛所堡壘用於駐軍。
大明在西疆的兵力規模,加起來一度達到了驚人的十五萬!
絕對的重兵集團!
光是一座西安城,大明就駐軍超過五萬人。
正是有這麼多的明軍作為威懾,吳三桂在擁有控弦之士三十萬之後,才沒有膨脹到想要反攻中原。
不過,也正是由於有吳三桂作為牽制,大明才沒有貿然動兵北伐,將草原拿下。
如今,吳三桂轉頭南下印度,進入王朝衰弱期的莫臥兒帝國,絕對不會是吳周的對手。
而等到吳三桂將主力徹底撤出西域之後,也就是大明接管西域,並向草原動兵的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