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風煮雨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百九十三章 捕鯨業的藍海,大明之南洋再起,聽風煮雨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朝貢過嗎?”
面對杜文海的詢問,對面那個穿著皮襖,滿臉滄桑的瘦小老頭用大明官話,結結巴巴的開口說道。
“我……我等,曾經向一位叫做永樂的南方的國王朝貢過,接受過永樂國王的冊封和保護。”
“我們的酋長甚至還曾經跟隨使團,去過永樂國王的都城。”
“但是,後來我們便和南方的永樂國王斷了聯絡。”
“曾經的使團,也是打著和你們一樣的旗號,請問,你們也是永樂國王的使者嗎?”
說話時,這名土著酋長用手指指向了船隊懸掛著的明字大旗。
大明的船隊懸掛這好幾面旗幟,有十二角日月旗,有海軍的軍旗,也有明字大旗。
杜文海聞言,心中也是瞭然。
看來這個部落曾經還真的就是大明的藩屬,是大明朝貢貿易體系的一員。
沒猜錯的話,他們口中的永樂國王,便是大明的成祖皇帝。
也就是在宣德縮邊之後,他們這邊才算是斷了和大明的聯絡!
算算時間,現在距離宣德縮邊已然是過去了二百多年!
二百多年了,這麼一個連史書都沒有的半原始部落,竟然還能記得曾經的大明,無論如何也算是一個奇蹟了。
杜文海在同這名部落酋長交談了一陣之後,算是確認了自己心中所想,下令船隊準備靠岸修整。
船隊在靠岸後,一名名明軍士卒和工匠透過小艇下了船,並準備在海岸處營造一個臨時碼頭。
杜文海則是被一群土著十分熱情的迎回了他們的部落。
他們的部落位於距離海邊不遠的一塊盆地中,盆地四周是大片的密林,還緊鄰著水源。
地理位置十分的不錯,堪稱是易守難攻。
只是,他們所居住的卻是類似於半嵌入式的木屋,半個屋子都埋在地裡,屋子中間還挖著火塘,十分的原始。
他們的族人身上穿著的衣服大多是獸皮硝制的。
但由於工藝問題,他們並不能將獸皮上的味道清理乾淨,離著老遠便能嗅到一股子酸臭味。
這些人大多面板粗糙,男人臉上都是大鬍子,女人臉上塗著土黃色的顏料。
他們所使用的工具和武器,也多是木質和石質的。
只有少數人能用的上銅製的武器,幾乎見不到鐵製品。
唯一的一件鐵製品,還是一口鐵鍋。
這樣的一個部落,有文明,但不多,差不多就是一個原始部落。
但是,落後歸落後,他們在待客時卻是相當的熱情。
這些土著拿出了大量的食物,山裡的野果蔬菜,用來招待杜文海等遠方來的客人。
宴席上,土著酋長甚至還取出了一枚金印向杜文海展示。
“這便是當年我們部落的首領前往永樂國王的國都時,永樂國王賜給我們的禮品。”
杜文海將金印接過,然後細細觀察了起來。
金印在船隊諸人手上傳閱。
杜文海雖然是個粗人,但船隊中卻是有見多識廣的文化人的。
一名大明官員手中捧著金印,臉上滿是鄭重的端詳著。
片刻之後,其用力點頭說道。
“大人,這金印從工藝和圖桉上來看,確實像是我大明的手筆。”
“只可惜咱們這裡沒有外交部鴻臚寺方面的印記檔桉,要不然對照一下的話,或許可以更加確定。”
一般而言,大明朝廷發給周邊各藩屬的金印,朝廷那邊都是會留下印底,以備隨時檢視,確認真偽的。
只是,這次他們船隊東行,主要目的是探尋前往新大陸的航線,而不是去尋回大明的藩屬,所以並沒有攜帶鴻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