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風煮雨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百一十五章 伐緬之戰開始,大明之南洋再起,聽風煮雨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想著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朱宏煜向著劉同文微微頷首道。
“卿家所言有理!”
“在奴兒干都司進行軍屯,確實是不錯的選擇。”
至於說軍屯種什麼?
當然是種土豆了!
到時候,朱宏煜會調派一隻小日子勞工隊去西伯利亞的冰天雪地裡,幫著明軍進行軍屯。
畢竟西伯利亞挖土豆嘛,小日子的老傳統了!
朱宏煜相信小日子一定可以勝任這個艱鉅的任務的。
思慮著這些,朱宏煜又接著說道。
“朝廷想要徹底吞下西伯利亞,光是軍屯還不夠。”
“還需要在西伯利亞找到利潤更高的行業,並大力發展才行……”
朱宏煜自始至終都很清醒,他明白,唯有利益才是驅動國家民族對外擴張的源動力。
歐洲人之所以要搞大航海,不就是因為東西方貿易有的賺,他們才會拼了老命也要找到前往東方的新航路嗎?
而蒙古人之所以能一路打到東歐去,同樣是因為他們沿途攻破了那麼多的國家和民族,屠城劫掠,一路都是有得賺的。
一切的一切都說明,利益才是對外擴張的關鍵!
而現在,大明要拿下西伯利亞,並將其消化掉,必須得找到合適的利益點才行。
光是皮毛貿易這一點,怕是不夠的!
因為,從長期來看,皮毛貿易所能帶來的利潤,也就僅僅只是保證朝廷在西伯利亞的投入能夠得到一定的回報,勉強攤平了朝廷於西伯利亞的駐軍花費。
最後夠嗆能有多少利益結餘!
所以,朱宏煜必須得找到新的利益增長點才行。
比如說,礦產,尤其是金銀礦。
盛產金銀礦的可不管是新大陸,西伯利亞那邊的金銀礦產量也是不小的。
如果朝廷能在西伯利亞發現幾處大產量的金銀礦,每年出產價值幾千萬乃至上億銀元的礦產。
到時候,誰還敢說棄地的事情?
就比如說北海,哪裡有著一座規模相當龐大的銀礦,後世,哪裡每年出產巨量的白銀,甚至產量不必小日子的石見銀山低。
只要這裡的銀礦能開發出來,北海就將成為大明自古以來神聖而不可侵犯的領土。
誰他孃的來也沒用!
只是很可惜,現在的明軍還無力向北海擴張,還需要積蓄實力。
是故,朱宏煜又接著說道。
“朝廷這邊準備一下,往西伯利亞那邊派遣探礦隊,準備探查當地的礦產,尤其是金銀礦。”
“內閣這邊也要甄選一些勇於任事的官員出來,準備讓負責新佔之地的民生事務。”
“要做好土地測量,人口普查,資源勘探,以及最重要的漢化工作!”
對於北邊那些還處於原始部落狀態的少民,朝廷這邊最重要的工作便是漢化工作。
對大明來說,只有完成漢化的少民才是真正的自己人。
只有大家都使用相同的語言,傳承相同的文化,習慣於相同的習俗,擁有相同的膚色……
民族與民族之間才能實現融合,成為真正不分彼此的一家人。
否則的話,等到大明衰落之時,那些未曾漢化的少民依舊是有再度背叛的可能的。
因為,不漢化,人家就始終認為和大明不是自己人。
當然了,漢化的前提便是大家都擁有相同的膚色面貌才行。
否則的話,大家膚色都不一樣,一眼就能看出區別,那還同化個得兒啊!
不用懷疑,朱宏煜這裡說的就是尼哥。
……
大明光復四年九月底,大明組織的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