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風煮雨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一十六章 種田與做工,大明之南洋再起,聽風煮雨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旭蹙著眉,開口詢問道。

“這事情……靠譜嗎?”

“家裡的田雖然少了些,但如果再和村東頭的李老爺租佃上一些,一年也是閒不下來的。”

李旭就是典型的中國農民,能吃苦,但因為怕有風險,所以不喜歡出去闖蕩。

老婆孩子熱炕頭,農夫山泉有點田,平平澹澹的生活就是他最嚮往的。

沒有足夠的利益,別想他出去冒險。

二寶開口說道。

“旭哥,在家裡種地能有什麼出路?一年到頭又能攢幾個錢?”

“咱們出去打個工,包吃包住,一個月最少也是一塊銀元打底。”

“要是技術工,那待遇還能更好!”

“再說了,田又不是拋荒了,不是有家裡的婆娘孩子種著嗎?”

“咱們出去打工給家裡攢些錢,過兩年攢些錢,說不得都能送家裡的崽子們都送去上學堂。”

“這萬一要是家裡出個文曲星,科舉能高中,咱們可就是官老爺的爹了!”

二寶的思路很清晰,既然當不了官老爺,那就做官老爺他爹!

中國人的思維和外國人的思維是截然不同的,外國人一般只顧自己,而不會在意子孫後代。

【推薦下,野果閱讀追書真的好用,這裡下載 .yeguoyuedu 大家去快可以試試吧。】

而中國人做事時,都是會習慣性的給子孫後代鋪路。

比如說攢錢讓孩子讀書!

給子孫後代積攢家產!

一句讓孩子讀書,徹底打動了李旭,他點頭說道。

“二寶,你說吧,咱們去哪裡做工?”

二寶開口說道。

“我這邊也是託人聯絡的!”

“朝廷那邊準備要在南京和鎮江之間,修一條叫“鐵路”的路,需要大量的勞工。”

“工期預計會有大半年,工錢待遇方面,由於是朝廷要做的專案,都很不錯。”

“但我託的那人說了,得人多些,才好去應聘。”

說白了,也就是缺人,讓他們拉人頭去了。

李旭點頭說道。

“好,回頭咱們就一起去看看!”

……

大明朝廷以租代買政策,向地方百姓所提供的田地數量並不富裕。

分下來之後,大概就屬於那種,如果只是老老實實種地的話,勉強餓不死。

但也別想太富裕的程度。

之所以會這樣,並非是朱宏煜手頭沒有足夠的田地去做以租代買,而是他刻意安排的。

朱宏煜手上並不缺田地!

在江南決戰結束之後,光是查抄投降清廷的前明勳貴的資產,朱宏煜就撈了一大筆。

再加上查抄的清廷權貴所兼併的土地!

甚至可以說,江南有近半的土地都被朱宏煜掌握著。

他不缺土地!

之所以如此安排,那是因為朱宏煜敢肯定,自己如果按照人均最多能種的了的田地畝數去分配。

那大明的工商業就不用發展了!

只要田地到手,大機率是所有人就都跑去種地了,妥妥的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

但要知道的是,小農經濟無法強國的!

國家要強盛,還是得看工商的發展才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贅婿武神

愛吃紙包牛肉的趙靈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