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風煮雨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一十九章 朝鮮的貧富差距,大明之南洋再起,聽風煮雨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是啊皇上,如果明廷膽敢插手湖北河南之事,那就打!”
“皇上,若是同明軍交戰,末將請求為先鋒!”
“皇上,末將請求徵明!”
“……”
關寧軍諸將紛紛表態。
剛打完關中之戰的關寧軍上下可是膨脹的很,一點也不把明軍放在眼裡。
曾經他們還跟著大明混的時候,關寧鐵騎便已經是名聲赫赫,戰鬥力公認冠絕於整個明軍了。
如今他們打著大清的旗號,甚至還擊敗了號稱滿萬不可得敵的八旗兵,自然就囂張了起來,越發的不將明軍放在眼裡了。
吳三桂同樣被說服了,也是微微頷首說道。
“所言有理!”
“通知下去,全軍備戰吧!”
“做好同明軍交手的準備!”
“……”
吩咐完了這些,吳三桂像是想起來了什麼,開口說道。
“通知武昌方面,讓應麒做好憑城據守,節節抵抗的準備!”
“若明廷進犯武昌,便立刻發信求援,朕會派兵前去增援的。”
吳三桂差點給忘了,自己還有一個兒子在武昌呢。
……
朝鮮,仁川港!
作為朝鮮面向中國的最大的港口,此時的仁川港雖然繁華,但並不富庶。
整個港口上,到處都是低矮破舊的茅草屋,或是土胚房。
街道狹窄,擁擠,汙水很流,甚至匯聚成灘。
惡臭撲鼻!
往來的百姓大多衣衫襤褸,面有菜色,身體瘦弱的彷彿風一吹就會倒下。
這些朝鮮的百姓在街道上行走遊蕩,餓的腳步虛浮的他們,看起來像是一具具喪屍在覓食。
說句實在的,朝鮮王朝治下的百姓,其實過的比我大清治下的平民還要悽慘。
因為,朝鮮本就地小而民稠,再加上其兩班貴族,世家門閥把控朝政,隔絕上升通道。
朝鮮的貧富差距已經到了一個極為誇張的程度。
若非前有倭寇侵朝,後有我大清對朝鮮的疼愛,為朝鮮清除掉了一大批剩餘人口。
朝鮮怕是早就已經爆發大規模起義了!
仁川港作為朝鮮進行對外貿易的,最重要的港口之一。
尤其是隨著這幾年大明光復,原本因為明清戰事而停歇了海貿重新恢復,甚至更勝往昔。
開始有越來越多的朝鮮人,自發的湧入仁川港想要尋求生計。
這些大批湧入的外來人口,極大的壓低了仁川港的用人工價,提高了仁川港百姓的生活成本。
各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使得仁川港變成了眼前的這幅鬼樣子。
到處都是貧窮困苦,到處都是飢寒交迫!
崔四七就是這些外來人口的一員,他滿懷希望的來到了仁川港,想要為自己謀求生計。
想要用自己的勞動,去養活他和他的家人。
只是,他沒想到的是,等他抵達仁川港之後,迎接他的並非報酬豐厚的工作,並非溫飽滿足的生活。
而是難以忍受的飢餓和貧困。
朝鮮和大明之間的貿易確實是恢復了,但大明來船,是要講究一個船期的。
基本上就是每個月,才會有一隻許多船隻組成的船隊,結伴而來抵達仁川港進行貿易。
這時候,崔四七等人才會有可以謀生的活計。
要是平常沒船來的時候,崔四七這些人根本找不到活計,便只能靠著之前攢下來的錢辛苦度日。
勉強買些糙米,煮粥吊著命!
希望能拖延到下一次船隊抵達!
但凡船隊因為某些意外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