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風煮雨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九十七章 清軍的糧食危急,大明之南洋再起,聽風煮雨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長安戰況僵持,大家可有破局之法!”

鰲拜站在中軍大帳中,蒼老的臉上滿是倦容,光熘熘的腦門上也長出了一層發青的發茬。

臉上的胡茬也是雜亂的生長著!

看得出來,面臨著當前巨大的軍事壓力,鰲拜根本無心去打理自己的形象。

隨著長安戰事的拖延,清軍本就不算富裕的糧草,開始一點點的變得捉襟見肘了起來。

如果不能迅速攻破長安,清軍可能用不了多長時間就要斷糧了!

因為此次清軍出兵極為倉促,所以,清廷根本沒來得及為出征的大軍籌備到足夠的糧草。

現在大軍所用,有不少都是沿途州府中徵集起來的,或是在攻破潼關之後,繳獲關寧軍的糧草。

其實吧,吳三桂如果能死守潼關,清軍根本無力久戰。

長時間不克,可能就會退兵,關中之危自然可解!

但吳三桂卻是慫了!

為我大清送出了一座潼關城,送出了大量的糧草。

送給了我大清進一步進攻長安的底氣!

眼下清軍所面臨的困境,那就是最好的證明。

長安久攻不克,清軍便缺糧了。

鰲拜倒是想要從長安左近徵糧,但是關中雖然民生恢復了些許。

可關中的百姓也都是從亂世中活下來的!

對於如何應對戰亂,一個個經驗豐富的很。

長安戰事剛起,便各自逃了。

或是結寨自保,或是乾脆鑽進了山裡去躲避兵災。

但凡手上有點餘糧的,誰也不會留在原地等死。

而那些跑不了的,你猜他們為什麼跑不了?

沒糧啊!

所以,哪怕是鰲拜不要臉面,從長安左近徵糧,也根本徵不到多少糧食。

那些勉強徵集起來的糧食,對於鰲拜手上的大幾萬清軍,以及更多的民夫來說,根本就是杯水車薪。

壓根無法滿足清軍所需!

所以,鰲拜有了此問,他必須得帶兵儘快破局,否則糧草短缺的弊端就將顯現出來了。

但是面對鰲拜的詢問,卻是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之中,清軍上下沒人能給出鰲拜想要的答桉。

“不若我軍先撤兵回河南?”

一名清軍將領開口說道。

他覺得,既然關中戰局僵持,且大軍糧草短缺,不若此時便先撤回河南。

等大軍徵集到足夠的糧草之後,發兵再戰!

鰲拜聞言卻是搖頭說道。

“不可,本官是揹負著朝廷的重任,帶兵來關中平滅吳賊的,如何能戰局未明便領兵撤退?”

鰲拜出征之前,為了讓清廷上下同意他調動近萬八旗兵用於壓陣和督戰,當眾立下過軍令狀。

此戰若不勝,他當引頸受戮,自殺以謝罪!

如今豈能說退便退?

在鰲拜看來,現在的清軍遠還沒有到那種非退不可的地步。

大軍雖然糧草短缺,但糧草短缺又不是斷糧!

還可以再堅持堅持的!

清軍的將領和泰站出來說道。

“大人,不若我們效彷新會舊事?”

和泰此言一出,大帳內的所有人都是感覺背後一寒,身上的汗毛都豎起來了。

何為新會舊事?

當年李定國引兵攻新會,清軍守將死守新會。

城內斷糧,殺人而食!

這便是新會舊事!

和泰的話讓帳中的漢將都臉色難看的很。

雖然他們是漢奸,可以為了榮華富貴給滿清賣命。

但這並不代表他們連最基本的,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唐遊記

指點江山

火影:我五條悟最強

不吃香菜就吃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