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風煮雨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五十四章 戰略,大明之南洋再起,聽風煮雨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鄭軍的海戰實力沒的說,哪怕是現在,在大明的水師中,鄭軍的艦隊都是絕對的主力。

光復軍直屬的艦隊雖然實力不差,可依舊比不得鄭軍的底蘊!

鄭氏兩代人積攢下來的底蘊,可不是朱宏煜輕鬆就能超過的。

但要說起陸戰來……

鄭軍的戰鬥力是真的沒眼看。

與其到了戰場上,被鄭軍拉胯的陸戰實力坑,倒不如在開戰前,直接將鄭軍陸戰拉胯的因素考慮在其中。

徐斌點頭說道。

“如果是這樣的算的話,那此戰我軍的兵力,就更是處於劣勢了!”

朱宏煜微微點頭說道。

“兵在精而不在多,兵力的多寡並不能決戰戰爭的勝負!”

“我軍雖然兵力處於劣勢,但不論是武備,士氣,訓練度,體力,後勤等方面,全部佔優。”

哪怕是不說火槍火炮等熱兵器!

光是冷兵器方面的武備,光復軍就要遠超廣東方面的清軍。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在冷兵器時代,衡量一隻軍隊的戰鬥力,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軍隊的披甲率。

清軍的披甲率不低,八旗兵幾乎人人有甲,甚至其中的精銳重甲兵,都是雙層甲,三層甲。

可綠營的披甲率可就沒那麼好看了!

雖然從理論上來講,綠營也是有披甲的。

但是我大清自有國情在,理論是理論,現實是現實!

理論上來說,綠營兵的披甲率大概有三到四成,但多是棉甲,布面甲之類的玩意。

但棉甲和布面甲都屬於那種,偷工減料起來相當方便的產品!

要是製造軍械的那些人黑心一點,棉甲和布面甲和大棉襖沒區別。

而我大清的吏治……

只能說懂的都懂!

所以,就可見清軍的真實披甲率有是什麼樣子的了。

清軍綠營中真正能夠算得上甲兵的,也就只有各級將領的家丁。

加起來估計不足一成!

而明軍這邊,卻是幾乎人人有甲。

兩萬五千光復軍,哪怕是其中的火槍手,也有一塊胸甲。

重步兵更是不必說,全套的鐵甲,甚至裡面還有一層鎖子甲。

光是在披甲率,以及甲兵數量方面,明軍就完勝清軍!

而在更加重要的火器方面,雙方的差距更是大到無法計數。

所以,別看清軍明面上兵力比較多。

但說起軍隊的戰鬥力來,明軍卻是妥妥的佔據上風的。

否則的話,以朱宏煜的性格,如果沒有必勝的把握,他壓根不會發動此次廣東之戰。

明軍開始商討具體的作戰計劃。

徐斌接著開口說道。

“首先,我軍預計會在雷州半島登陸,然後對雷州高州等地發起進攻,甚至殺入廣西境內,逼迫尚可喜馳援雷州半島。”

“等到尚可喜率兵撲向雷州,我軍則是避實擊虛,由水路轉進,殺向珠江口。”

“然後從珠江口順江而上,直撲廣州城下!”

“趕在清軍回援之前,圍困廣州城,截斷清軍糧道,圍點打援,逼迫其與我軍決戰!”

徐斌說出了粗略的作戰計劃,一旁的李廣遠開口詢問道。

“若我軍突襲雷州半島之後,尚可喜選擇避而不戰,據守廣州城如何?”

徐斌開口說道。

“那我軍便停止在雷州半島的戰事,全軍壓上,順珠江而上,利用水師艦炮,炮擊廣州城!”

聽著下面人的討論,朱宏煜沒說話。

但他不覺得清軍會避而不戰!

畢竟這個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唐遊記

指點江山

火影:我五條悟最強

不吃香菜就吃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