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風煮雨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五十八章 自信的清軍,大明之南洋再起,聽風煮雨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就在這時候,兩廣總督金光祖,東莞鎮總兵曾啟釗聯袂出現在了尚之節面前。

看著一副驚慌失措模樣的尚之節,金光祖嘆了口氣,心中忍不住吐槽。

這尚之節是當真是不成器,不管是能力還是心性,都遠不及尚之孝和尚之信二人。

若不是這兩人都死在了明賊手上,且平南王的其他兒子,較之尚之節都更加不成器。

這平南王世子的名頭,也落不到尚之節頭上!

明賊還沒打到廣州城下呢!

你尚之節至於慌成這樣嗎?!

“明賊來了,明賊來了!”

“我該怎麼辦?!”

尚之節臉上滿是慌張之色的開口詢問道。

在他的身邊,金光祖,曾啟釗兩人對視一眼,金光祖開口說道。

“請世子殿下下令王府藩下旗丁動員,準備迎戰來犯明賊,或是守城。”

“並行文給王爺,請王爺迅速回師廣州支援!”

尚之節用力的點頭,然後全部照做。

面對來犯明軍的兵鋒,廣州方面迅速做出了應對。

除去尚之節動員平南王府藩下旗丁之外,曾啟釗下令廣州各鎮的綠營兵馬向廣州城匯聚。

金光祖也是下令徵召廣州城內外的壯丁,編練義勇準備用於迎戰明軍,或是守城。

……

明軍的船隊不斷的沿江北上,朱宏煜並沒有分散兵力,去珠江沿岸攻城略地。

而是集中優勢兵力,將所有的兵力都攥在一起,像是一隻五根手指攥在一起的拳頭,隨時準備打出去。

給自己的敵人重創!

因為朱宏煜沒必要去攻城拔寨,此時的整個南方,不敢說全部,最起碼也是有九成計程車紳百姓,都是心向大明的。

只要他朱宏煜能在正面戰場上取得決定性的勝利,兩廣福建,乃至整個長江以南,傳檄而定不成問題。

此次北伐,朱宏煜最引以為豪的操作,就是以攻雷州半島,引誘清軍奔襲救援,然後自己利用己方的轉進優勢,進攻廣州。

和明軍行軍靠水路,士兵直接坐船轉進不同,清軍行軍,全靠兩條腿走!

雖然清軍中有不少騎兵!

但是,除非是歷史上蒙古人那樣不缺戰馬,平均一人三騎四騎,騎兵才會騎馬轉進。

一般的騎兵行軍,也就是牽著馬走路。

戰馬太嬌貴了,可不能瞎折騰。

掌握大草原的清軍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雖然不缺戰馬,但那說的是清軍在北方的騎兵集團。

對南方的清軍來說,戰馬照樣是一個稀罕玩意。

清廷是不缺戰馬,但從北到南的距離實在是太遠了。

要想將一千匹戰馬從北方送到南方,各種氣候不適應,路上累死的,半路走丟的,最起碼得沒一半。

真實損耗當然沒這麼高,但我大清自有國情在啊!

再加上南方水路縱橫,騎兵的作用被最大程度上的限制,以及清廷還有些要控制三藩軍力的小心思在裡邊。

所以,清軍在南方的戰馬數量也是有限的。

從廣州到高州,之間的距離大概有四百多公里!

也就是八百里地!

這說的還是後世走高速的距離。

在這個時代,可沒有所謂的高速,只能走官道。

以明末官道的交通條件來說,這個數字輕輕鬆鬆能破千。

清軍從廣州到高州,一個來回那就是兩千裡!

還是往少了算的!

朱宏煜搞了這麼一出避實擊虛,除去引誘清軍分兵之外,集中優勢兵力給清軍重創之外。

還將此戰中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唐遊記

指點江山

火影:我五條悟最強

不吃香菜就吃蔥